《江海学刊》相关论文
斗转星移,栉风沐雨,《江海学刊》自1958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整整60年风雨历程。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
值《江海学刊》创刊60周年之际,史学编辑潘清老师电话约我写篇纪念文章。我自知才疏学浅,不够资格,且平素讷言少语,不会客套,本想......
值《江海学刊》迎来六十周年创刊纪念之际,潘清老师来信嘱我写几句感想。思前想后,我想以三种身份的转换,来谈谈自己对《江海学刊......
对《江海学刊》的最初记忆是在读大学的时候,1984~1988年间,南京工学院社会科学系资料室的现刊书架上,经常赫然放着一叠《江海学刊......
时光流逝,1958年创刊的《江海学刊》已走过60年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回想往事,浮想联翩。在这里,记下我个人与贵刊往来的点点滴滴......
《江海学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创办于1958年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今年适逢《江海学刊》创刊六十周年。在这样一......
学术期刊对学者而言,具有发表和阅读论文的双重期待,它既是一个学术的津筏,也是一个精神殿堂。现在的问题是,在功利性的研究导向中......
自2009年在《江海学刊》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非常有幸地在该杂志一共发表了三篇文章,与《江海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2009年,我还......
翻阅《江海学刊》创刊60年来积淀的300余卷样刊,仿佛触摸到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其办刊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永不言弃、......
很早就知道《江海学刊》这份历史悠久、理论厚重的学术刊物。还是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听闻老师中有在该刊物发表文章以为荣的故事......
《江海学刊》迎来创刊60周年华诞,作为忠实“粉丝”兼作者的我,除了表示由衷的祝贺之外,更多的是感恩。1986年,我在《江海学刊》第......
《江海学刊》于我是一个学术起点。1994年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在《江海学刊》上发表的,从此我便走上学术这条道路,迄今为止已有24......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大学向《江海学刊》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今天我有这个机会在这儿发言,我感觉一是《江海学刊》创刊时的......
大学教师这一行,总免不了与期刊杂志打交道。了解学术新知,读期刊比读著作更为快速、便捷。在阅读文章和著作的过程中,偶有所感,发......
1957年11月18日,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哲学社会科学月刊。1958年3月,沐浴着年轻共和国的骀荡春风,《江海学刊》在古城南京出版发行......
事学术研究的人都希望自己能畅游学术之江,泛舟学术之海。《江海学刊》则是学术人的这样一片广阔的疆域、湛蓝的大海。六十年来,《......
刊物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如同舞台与演员之间的关系,舞台没了演员固然是空洞的,但如果演员没了舞台,则可能失去创作的根本动力。一本......
《江海学刊》诞生于1958年,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理论期刊之一,2018年欣逢其60华诞。我出生于1956年,几乎与......
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我第一次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便是《江海学刊》!那篇论文是《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发表在《江海学刊》199......
1998年夏,我调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由历史学转向社会学,实现了学术研究的一次重要转向。或许是因为此前我的研究领域......
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引领学术发展方向,规范学术研究的功能,而且在很大程度对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
一、导言:我与《江海学刊》的结缘我是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的。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年代,由于荒废了十几年时间,我......
每次接奉《江海学刊》样刊,我都会对着封面看上很久。如此喜欢一个学术杂志的封面,多少有点形式主义之嫌,但我一点也不忌讳。几次......
《江海学刊》对我走上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学术道路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我自己第一篇较为重要的学术论文《现代企业演化理论:方法论......
自1958年创刊,《江海学刊》经历了六十个春秋。“六十一甲子”,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之一,《江海学刊》......
首次听说《江海学刊》这个名字,我可能要比一般作者更年少。高中时候,我已经有个“不好”的习惯,没事就坐到家父(中国古代诗论学者......
作为我国人文社科界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58年的《江海学刊》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历程,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