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共同体相关论文
有关东亚共同体的热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上世纪30年代和2005年都出现过类似讨论。前两次讨论都处在日中关系恶化时期,而此次是伴随......
《全球视野下的亚洲研究》 秦亚青/主编 江瑞平 魏玲/副主编 2014年12月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 这部文集收录了亚洲研究所......
区域一体化作为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当前世界上经济前景最为引人瞩目的地区,东亚区域一体化在世界区......
俄美“新型战略关系” 5月23日至26日,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首次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
11月16日,一张奥巴马独自撑伞走出机舱的照片,出现在各大中文互联网上——头天晚间,美国总统奥巴马从日本踏进中国上海寒冷的雨中,展开......
对于各国而言,重要的也许不是技术和地缘层面的磋商和计较,而是从全球视野,关注亚太和东亚的大变局,结合东亚峰会自身的变化,思考和制定......
2008年6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题为......
谈到亚洲,人们马上联想到的是,广袤的地理空间,多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亚洲之大,甚至难以用一个整体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东亚、南亚......
亚洲崛起的历史巨浪滚滚而来。就在几年前,人们通常还认为亚洲真正的崛起仍然只是一个远景,但现在它的轮廓已经清晰地出现在地平线上......
在世界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2009年lO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明确表明要“致力于在开放、......
中国复兴首先是在东亚区域内的复兴,这离不开与东盟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要进一步推动与包括东盟在内的东亚国家提升经济往来水......
冷战期间传统地区主义在欧洲盛行,尽管亚太地区合作所奉行的“新地区主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也可能在某种程度......
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逐步形成了其“大亚洲主义”思想;韩国著名民族英雄安重根亦曾提......
当前,“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外交炙手可热的新词之一,也让一度沉寂的地区共同体讨论重新火了起来。从更大的时空背景看,“共同体”......
2013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高度重视印尼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愿同印尼......
二战后日本依托全球性国际组织、洲际性国际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及双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顺利地实现了从......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区制度或组织。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角度出发,......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地区主义已成为国际关系学基本的话语和范式之一。学界普遍把欧洲地区主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亚地区主义列......
全文围绕着美国对东亚一体化和中国崛起的态度展开,通过选取五篇美国高官所发表的相关内容的讲话稿和七篇从《外交事务》杂志上摘取......
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格局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力量格局重组,美国在亚洲的同盟关系不断进......
在东亚建立一个共同体的想法已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曾出现过诸如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和日本反动的“大东亚共荣圈”。......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区域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特征。中日韩三国作为东亚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在......
二战以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时代的潮流,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更是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开始了区域合作的探索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东亚地区的国家在推进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上达成共识,并且也积极促进国家间的政治......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浪潮正席卷世界。欧盟的成功、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化不断刺激着东亚这一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因此......
地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理论指导,从出现起就带来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其发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处在冷战时期的旧地区主义和冷......
近年来,东北亚乃至东亚局势波动起伏较大。遇冷多年的中日关系出现改善迹象,因“萨德”事件大幅退步的中韩关系也日渐升温,中日韩......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美、欧经济随即进入衰退,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联合救市,但收效甚微,2010年欧洲再度爆发主权债务危机......
地区一体化过程不仅是一种经济一体化过程,也是文化、政治和社会一体化过程,要理解东亚地区一体化过程的实现需要理解这点。因此对东......
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国家谋求官方合作的构想之一.历经多年,时隐时现,既有良好的构建基础,困难和挑战也十分明显.本文旨在分析东亚国......
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揭开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序幕,ASEAN+3框架下的金融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合作的进程.在经济危机面前,以区域主义......
本文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分析东亚共同体的影响因素入手,将这两个地区进行对比,探讨欧洲一体化发展对于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启示......
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于10月10曰在北京召开.从会议通过的看,三国领导人此次着重强化了从战略高度对三国合作的意义以及相互关系......
前言rn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已过了十余年。在此期间,东亚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地区一体化的动向有了加强,并......
东亚共同体在东亚合作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开始广泛地成为东亚国家讨论的议题,包括对中国在构建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
2016年5月6日,由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韩国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东亚共同体与朝鲜-韩国文化的多元......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崛起已无悬念。对此,日本国内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希望与中国组成东亚共同体,借中国崛起繁荣日本;另一种则认为,应对中......
长期以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是世界上差异最大的一个地区,主导权、经济、主权、历史和宗教文化等一系列......
亚洲合作的6种构想目前,国际上出现了关于亚洲(陆地的亚洲和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合作和地区秩序的一些有意思的构想.第一种是中心(“......
2003年12月11~12日,以日本-东盟东京特别首脑会议的召开为标志,双边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上确立了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安全......
摘要:本文提出从三个方面加强东亚共同体社会文化支柱的建设,即更为深入地理解社会文化支柱,超越功利主义的目的和考量,对社会文化共同......
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日本国内陆续兴起的诸多“东亚共同体”构想具有较为广泛的思想基础和实践铺垫,也不乏国际关系的理论要素.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