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星相关论文
国内诸多研究中继卫星(TDRS)跟踪用户星的规律时均以用户星为三轴稳定卫星平台作为前提,其实中继卫星同样可以支持自旋稳定卫星。......
针对嫦娥四号中继星的轨道特点、在轨工作模式和任务要求,供配电分系统采用半调节母线拓扑结构和电源调节与配电控制一体化的方案......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的标称使命轨道为地月L2点附近振幅和方向均确定的halo轨道.在使命轨道外,中继星可以捕获为绕飞地月L2点的其......
主要研究中继星快速机动时的控制问题。设计多输入多输出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律,结合逻辑微分控制律、逻辑积分控制律,进行卫星本......
主要研究基于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在中继星天线指向跟踪控制中的应用。利用由Newton-Euler方法建立的挠性多体卫星的混合坐标......
2019年,我国在"硬核"科技领域好消息频频,从"嫦娥四号"全球首次登陆月背,到长征三号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
对MD系统中卫星系统的攻击,可以破坏反导系兢结构,降低反导系统性能。文章分析了为实现攻击中继星传输链路的可能性,并设计了频率侦测......
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嫦娥4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4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点(......
介绍了"嫦娥4号"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设计方案。着陆区初步选定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内的冯·卡门(Vo......
针对探月任务多窗口发射需求和目标轨道受到明显月球引力摄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快速高效的发射轨道设计方法:在星箭分离前的发射段,......
"嫦娥4号"中继星作为"嫦娥4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它月球探测器,首次选择绕地月L2平动点运行的Halo轨道以保证为月球背面......
地月L2点中继星环绕地月L2点飞行时,会经历由地球或月球遮挡太阳而产生的阴影,部分阴影时长较长,中继星进入长阴影,严重时会威胁卫......
2020年1月3日是嫦娥四号探测器月背软着陆一周年纪念日。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地区,并通过鹊桥中......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 等待了数十亿年后,月球永远背向地球那面的山地荒原,终于迎来第一个翩翩降临的地球访客。20......
5月21日凌晨,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鹊桥"。随后,中继星"鹊桥"飞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并......
<正>本课题属于"军用计算机及共性软件"预先研究项目,201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内容包括:1天基信息服务体系的框架结构研......
1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冯·卡门......
为解决小口径便携天线口径较宽、中继星的信标频率一致并且位置十分接近的对星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行信号进行快速对星技术......
在嫦娥探月工程不断取得成功之际,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人和航天爱好者将目光投向火星。终于,2016年4月22日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就......
<正>"嫦娥"四号任务概述"嫦娥"四号任务是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进行的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2016年1月14日,"嫦娥"四号任务通过探月工......
新华社西昌5月21日电(记者白国龙、余晓洁)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
近日,我国探月工程中承担着对地对月测控、数传中继的重要卫星嫦娥四号中继星成功抵达地月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据悉,该卫星上搭载......
针对部分陆基与海基测控设备不具备架设标校塔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频段中继卫星的快速无塔标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设备......
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为中、低轨道的航天器与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提供数据中继、连续跟踪与轨道测控服务的系统,使用数......
在人类60年的月球探测历程中,完成了对月球的遥感、着陆、巡视、取样返回等多种形式的探测,获得了大量对月球的科学认识。但在“嫦......
<正>《诗经》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对着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中国人从古至今发出过无数的赞叹,也有着无数的遐想。进入现代以......
位于地月L2点周期轨道的中继星将首次为“嫦娥4号”月球背面着陆探测任务提供通信中继服务。中继星转移轨道设计是中继任务实施的......
中继星和用户星之间的Ka天线角跟踪系统是最典型的星间链路角跟踪系统。文章叙述了用户星角跟踪系统校相指标要求,分析了角误差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