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婚年龄相关论文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从绝对数值来说,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就录取比例而言,......
彩礼和嫁妆是我国传统的婚姻习俗,日渐高涨的彩礼和嫁妆推动了婚姻支付的不断攀升,也对我国居民的婚姻和生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
本文使用2003年至2015年九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从初婚年龄和婚姻匹配两个角度分析了"凤凰男"的婚姻市场地位。研究发现,......
一般来说,“同类匹配”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婚姻匹配模式,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对称,如性别比失衡、生理性差异、收入差距......
针对大城市里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的现象,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CLDS2016)以及与劳动力匹配的城市规模数据考察......
一般来说,“同类匹配”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婚姻匹配模式,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对称,如性别比失衡、生理性差异、收入差距......
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借助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初婚前同居模式及其对个体婚姻和生育行为的影响.结果 显示,虽然初婚前......
基于同化理论、少数民族群体身份假说与规范假说,采用CFPS2010数据库中的西南边陲四省区部分,通过单因素分析与OLS回归,对少数民族......
初婚夫妇年龄差是分析婚姻状况时必不可少的要素,特定时期和地区的初婚夫妇年龄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与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紧密......
本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以80后已婚居民为研究对象,描述80后已婚居民初婚年龄的现状,并从户籍身份、体制身份、受教......
在估计高等教育会多大程度上推迟初婚年龄时会同时面临生存数据结构(Duration data)与内生性问题,以往文献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初婚年龄持续攀升,婚前同居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那么婚前同居与初婚年龄之间有没有关系?本文基于婚前同居对离婚影......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降低为9.6‰,2015年为9‰,2016年降到8......
为妇女更年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514例45~54岁妇女的有关更年期综合征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有更年期症状者,占87.50%,已自然绝......
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0%抽样调查资料,用数量统计方法对广西城乡人口婚姻特点和差异进行分析.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差......
本文以累世同居的浙江金华浦江县义门郑氏作为个案,着重对这一家族各年龄段人口、男子平均预期寿命以及男子初婚年龄进行考察,从而......
摘 要: 以婚姻搜寻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采用2012年“西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对农民工初婚年龄的影响机制及性别差异。......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抓紧抓好人口与计......
婚姻模式的变迁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及家庭生活状态,而且对人口构成和人口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利用陕西省P镇1977年至2000年中六个时点......
摘 要:自17—18世纪起,英国贵族社会的初婚年龄相比较中世纪时期推延了很多,贵族成员们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结婚年龄往后延迟。文章......
维吾尔族农村女性旱婚率高,会导致早育和高离婚率等一系列后果,这些都会影响到她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本文试图从客住和主位进行全方......
本文利用“浦东新区外来人口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社会网络,社会融合以及流动因素对妇女的理想婚龄、实际婚龄和初次流动后5年内结......
本文以两次田野调查为依据,对两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社区进行婚姻状况的比较,由此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通过文献回顾以及构建引入婚姻支出的OLG模型,推导子女成婚影响父母生活满意度的假说,并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进......
性别平等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人认为中国女性在家庭资源获得上受到兄弟的排挤,这对她们的婚姻产生了负面影响,有兄弟的......
青壮年农民工不仅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更是适婚适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婚、生育作为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总和生育率隐含着妇女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动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不能充分揭示中国生育率转变的真实情景。本文以寇尔(AnseleyJCoale)关于生育率的研究方......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甘肃省居民婚姻意愿现状,主要对择偶标准、期望初婚年龄、期望夫妻年龄差和期望婚居模式四个方面进行......
基于CGSS2006和CGSS2008叠加数据,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了同胞结构对农村男青年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发现同胞结构对农村男青年的......
<正> 婚姻是青年人所关心的大事之一,我国有关青年研究部门就男女青年对婚恋的态度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分析和研究,以指导青年人正......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家庭功能随之变化。从家庭功能变迁视角出发,通过对家庭效用分析透视个体婚姻选择的行为逻辑研究,进而......
中国和西欧是东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区域,探讨和比较这两个地区的婚姻行为同人口发展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着重就中世纪至工......
在第二次人口转变的背景下,大量研究发现欧美人群的人格特征与生育行为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为考察中国人的人格特征与生育行为之......
我国妇女初婚年龄的变化及其原因──河北省资料分析的启示叶文振一、理论背景和假设过去对我国妇女初婚年龄变化原因的研究可以分......
放开"二孩"政策遇冷引起了对我国夫妇生育意愿的检视。基于CGSS数据的Ordered Log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我国青年男女的初婚年龄延迟......
初婚年龄关系结婚率、出生率以及人口结构等重大议题,是反映个体初婚特征的重要指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婚龄的政策保持不变......
在当前婚龄持续推迟和婚龄差扩大的背景下,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描述了我国人口的初婚年龄模式和初婚年龄匹......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挑战。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估计我国1999年的大学扩招政策对个体婚姻和生育决策的......
本文基于CGSS2015数据,利用多分类虚拟变量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得出个体是否上过大学、BMI指标、性别......
通过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了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及其影响因素。近年来新生代......
<正>初婚年龄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姻的变迁,而且对人口再生产、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人口的发展规划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初......
本文建立两时期婚姻搜寻模型,用以解释在性别间存在可生育年龄生理差异的基础上生育意愿对男性与女性婚姻搜寻行为以及婚姻匹配模......
伴随着世界多数工业化国家出现晚婚和不婚现象,中国年轻一代的婚恋观也在发生巨变。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考察居民个......
老龄化社会无疑要强调老年保障,老年福利服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调查数据表明,中国老年福利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能力之间有很大的缺......
在估计高等教育会多大程度上推迟初婚年龄时会同时面临生存数据结构(Duration data)与内生性问题,以往文献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