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变化相关论文
本文首次报道了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胜利沟中二叠世平地泉组植物化石11属19种和晚二叠世黄梁沟组植物化石7属9种,结合前人对这一地区......
中国及周边气候环境的总格局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受季风环流影响的东南部湿润地区,受西风主控的内陆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地区,......
第四纪年代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研究第四纪冰川沉积和建立冰期开始的。早在本世纪初,彭克等(A.Penk and E.Bruckner,1909)根据阿......
利用14C、热释光(TL)样品年代及扩散方程计算结果,结合区域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年龄,对毛毛山地区晚第四纪各级地貌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毛......
上海地区全新世沉积物在区域上分异剧烈,由此,研究区内形成主要的古河道有四条。按其沉积相的层序组合可划分出三个基本类型,每个......
通过对北海外沙泻湖CK10 钻孔岩芯进行硅藻、有孔虫、孢粉的综合分析, 发现全新世地层中有8 个硅藻组合带,5 个孢粉组合带和5 个有......
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潮水盆地侏罗系进行综合沉积学研究,识别出各级层序界面特征,将侏罗系划分为2个构造层序......
通过分析白洋淀湖泊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结合测年、孢粉等数据,探讨了晚更新世末期(26.9 ka B.P.)以来白洋淀的环境演化特征.结果......
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关于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演变研究尤其是对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
磁化率因其磁测方法快捷、简便和没有破坏性的优点,作为一种研究手段以利用环境物质的磁性来恢复古环境,分析磁性矿物在环境系统中......
中国黄土堆积记录了第四纪东亚古季风气候变迁历史,黄土古土壤的粒度作为季风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从黄土中分......
黄土研究在中国第四纪研究中独树一帜,始终位于国际第四纪研究的前沿,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对黄土堆积序列古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领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关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
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处东亚季风环流与西风环流的交汇处,又与对全球古气候演化可能有重要影响的青藏高原相邻接,是认识全球古环境演化......
作为全球古气候变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中国北方黄土-红粘土沉积序列,由于沉积厚度较大且连续沉积,较好地记录了西风环流、亚洲季风、区......
中亚黄土区位于中亚干旱带核心区,与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黄土分布区(欧洲黄土区、西伯利亚黄土区、中国黄土高原)相邻。对该地区黄土沉......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5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具有如此大的面积和海拔高......
全球变暖问题己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变化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与人类......
对过去1千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研究,是国际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计划(PAGES)最重要内容之一。重建近千年间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对于认识......
中国北方典型沙地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半干旱气候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文对已有的该区域古气候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对......
中国具有大片的黄土、沙漠和沙地,这些地区也是古土壤的重要分布区。中国东部沙区广泛发育沙漠风积物地层,它是通过反映干旱期的风......
临汾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台地的南部和东部边缘,该区域是我国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以山西临汾盆地为着眼点进行研究,有利于......
根据南疆博斯腾湖湖相沉积物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孢粉及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揭示了近12000 aB.P.以来古气候与古水文状况的变化过程......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领域。本文在对取芯井涩中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涩中6井GR曲线古......
火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并在现代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沉积物中的元素碳记录了大火发生的历史 ,对之......
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 ,选择其腹地系列剖面的沉积物记录进行地层气候学和同位素气候学的研究 .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同位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ZK2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古气候替代指标——色度,分析了察尔汗地区近130 kaB.P.......
通过对黔南地区三个大型石笋进行TIMS-u系测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获得了163-113.8 ka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石笋氧同位素的记......
末次冰消期转暖的过程和机制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末次冰消期全球气候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以及热带低纬度地区在其中......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150 ka BP以来地层层位中16种微量化学元素的分析发现: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P、Mn、Zr、Cr、Pb......
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的沉积记录与天山的隆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始-渐新世安集海河组主要沉积发育水平层理的绿色、灰绿色湖泊相......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江汉盆地明钾1孔的孢粉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在中、晚始新世时期孢粉植物群的波动存在各种周期成分.长周期......
本文运用气候代替指标粒度对临汾盆地滨河东剖面S1以来的古气候进行了重建,在末次间冰期-冰期气候旋回中,临汾盆地的古气候经历了暖......
本文对位于雷洲半岛湖光岩玛珥湖湖沉积物进行了年代学(137Cs、AMS 14C)及总碳(TC)、氮(TN)、无机碳(IC)的分析.对于湖光岩玛珥湖......
通过对地处气候敏感带的岱海湖泊岩芯介形类壳体丰度、 Sr/Ca和 Mg/Ca摩尔比值,以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指标的综合分......
石笋是高分辨地记录古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宣威下水龙洞1号石笋进行α能谱铀系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获......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 ,发现在花海剖面全新世出现了三次特有的风成砂 ,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前两次风沙形成期分别与第......
西沙群岛是南海生物礁体系发育的典型地区,也是我国生物礁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点区域。对采自西沙石岛“西科1井”岩心7层共107......
对河北省阳原盆地平顶村剖面的野外观察,孢偻分析及^14C测年,作者认为,该剖面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依据Fe^3+/Fe^2+值估计温度并结......
通过对黄土高原洛川、长武剖面最近35万年来陆生蜗牛化石的高分辨论研究,揭示出喜温湿和喜冷干蜗牛种类存在不同的变化周期;喜温湿类......
中国北方有约200×10^4km^2的面积被黄土、沙漠和荒漠戈壁沉积物覆盖,这些地区堆积物的形成变化与第四纪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关......
对东海陆架西南部台北坳陷13口钻井孢粉分析表明,本地区新近纪植物群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1)早中新世早期松科花粉优势期;2)早、......
宁镇地区的下蜀黄土记录了古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作为中国北方风尘堆积的南部边缘相,下蜀黄土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史前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近几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在甘青地区 ,全新世的孢粉资料比较多。但在中晚全新世 ,该区人类对环境的影......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郝家沟剖面三叠系-侏罗系连续发育,是研究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及相关地质问题的重要剖面。孢粉分析发现,上三叠统郝家......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与当地古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