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墓相关论文
该文是对贵州地区夜郎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新成果——《赫章可乐二○○○年发掘报告》所作的述评。首先对赫章可乐考古的历程......
一个Chino来访的喜讯 我被一辆摩托车驮着拐进暮色无比浓重的街道时,心里面充满惶惑且无人诉说。十多天来的语言隔阂已经教会了......
汉武帝金口一开,汉朝使者奔赴西南探寻通往身毒、掸国的古道,安宁河谷一个神秘的古老部落逐渐为世人所知。迄今为止,邛人给后人的印象......
2006年11月,成都考古研究所、凉山州博物馆和西昌市文物管理所联合考古队对棲木沟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本次发掘出土竖穴土坑墓3......
高原人和平原人的共同祖先王小盾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号称中国四大高原。它们像一弯半月形的屏障,坏抱着东部......
本文根据建国以来对金沙江中游川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大石墓考古调查、发掘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就其类型、年代、随葬品和文化内涵作了初......
《华阳国志·蜀志》记:'蜀曰邛,皆夷种也。'本文据此记载及其它相关史料考证,认为原蜀国确存在有邛人。但据《史记......
《华阳国志·蜀志》记:“蜀曰邛,皆夷种也。”据此记载及其他相关史料,原蜀国确存在有邛人。但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
谈谈我国民族地区的多人合葬夏之乾多人合葬是一种颇为奇特的丧葬文化现象。它是以二次葬的方式将不同时间正常去世并以安葬的死者......
【正】 凉山地处川西南部的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之间,著名的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灵关道段便由此地经过。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
【正】 喜德县位于川西南安宁河流域的孙水河畔,成昆铁路自北而南从境内穿过。1981年4月,拉克公社幸福七队的社员在扩展耕地时,掘......
【正】 1979年3月,我县物资局在一项基本建设中,发现石棺墓一座,我们于3月14日动工清理,至4月2日基本结束。墓葬情况简报如下:石棺......
【正】 1980年,为配合有关基本建设,我馆在西昌市郊先后清理了大石墓五座(编号M1—M5)。墓葬的分布情况为:M1—M3在西昌市北约4公......
【正】 1976年11月,为了配合《凉山彝族奴隶制度》一书的编写工作,由四川省民委、四川省博物馆、凉山州革委、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
【正】 1975年3—5月,由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西昌地区博物馆,以及冕宁、西昌、德昌、会理、盐源、米易、会东......
《诗经》里有一类竹意象,当是远古先民竹图腾崇拜在《诗经》时代的一种直接延续。这类竹意象以《小雅·斯干》第一章为代表:秩秩斯......
<正> 西南的大石墓,颇具民族风格,富有时代特征,古来引人瞩目。早在东晋、宋代,便有人对川西南大石墓作过述录。南齐时川西南大石......
<正> 一、"大石墓"的分布与形制大石墓,是用比一般石棺墓更大的石块,砌成不同形状的多人合葬墓。就目前发掘情况,此类墓主要集中在......
<正> 四川西南地区的大石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墓葬。根据墓葬反映的葬俗和文化特征,再与历史上的有关文献相......
期刊
<正> 1981年3月上旬,由凉山州博物馆、普格县文化馆、县科委等组成的联合考古调查小组,在普格县夹铁公社瓦打洛大队,发现一古代遗......
<正> 西昌位于凉山州中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一重要边陲交通要道。境内山原交错,河流遍布,金沙江支流安宁河由北而南纵贯全......
凉山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接触地带,是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区。数条穿越其间的河流峡谷为凉山地区与横断山脉及中亚东部的早期文......
西昌洼垴、德昌阿荣大石墓群均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东岸。2004年下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这两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
大洋堆遗址文化遗存可分三期。早期包括竖穴土坑墓9座,时代约为西周早期;中期包括与祭祀有关的24座器物坑和19座黄土坑,时代约为春......
【正】 1988年4月中旬,阿坝州文物管理所,派人对理县桃坪乡东山村二组村民姚云武建房时发现的一座大石墓(见图一),进行了考古调查清......
【正】 川西南大石墓的调查与清理,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考古的一大收获,它对于我国古代西南民族史的研究——特别是东汉前......
1985年9月至1986年3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我馆先后在西昌北山、小花山和黄水塘抢救发掘了3座大石墓。清理情况如下。北山大石墓此墓......
石棺墓是利用石板或石块制作成葬具,以埋葬死者的一种埋葬形式,它是云南西部地区古代民族常见的一种埋葬习俗.洱海地区是云南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