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伦相关论文
中国古代的礼仪禁忌意味着对那些神圣的、不吉利的或不洁的事物,一般人不能触摸或接近。其性质即为对神圣事物的尊重、对不吉利事......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所著大量学记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他追求“三代之学”的教育理想,以正学风;他认为“明人伦......
儒家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线,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的核心。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率先提出“德治”主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
王守仁的教育观是在坚持儒家教育的传统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教育"惟以成德为事",学校应将"明人伦""致良知"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培养......
“易子而教”是孟子提及的古代一种传统的的家庭教育方式,古今注家因脱离孟子的思想实际及相应的时代背景,诠其义多有偏颇;事实上,......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湖湘学派的奠基人。面对儒家伦常道德严重衰颓的社会现实,张栻提出了“明人伦”、“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形......
在儒家思想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清时期的徽州铸就了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其中,以重孝道和明人伦为指向的徽州伦理思......
古代书院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与交流同时,贯穿于其中的是以“明人伦”为最终目标的书院教育理念。明人伦是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追求完......
朱熹学术思想发展中期阶段的起点可以定在乾道五年(1169),而绍熙元年(1190)则成为晚年阶段的起始点。这一阶段,朱熹通过寒泉精舍讲学、......
【正】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人类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延续,对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中国传统蒙学非常重视道德教育,重视孩童"德"的培养。传统蒙学中的德育以"明人伦"为目的,以"及早施教"为原则。在内容上,传统蒙学......
<正>在当前大力倡导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社会背景下,海淀敬德书院举办"明德至善与师德建设"会讲,力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层面探......
“明人伦”是传统蒙学施行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与现代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高度吻合。以“明人伦”为德育标杆,将传统蒙学所蕴含的德......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王阳明提出了“明人伦”、“致良知”的道德教育目标、“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因之而施之”的道德教......
<正> 朱熹既是一个精思、明辨、博学的哲学家,又是一个热诚、笃实、严谨的教育家。他把精深思想和渊博学识结合起来,倾注全部的热......
<正>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生于福建尤溪县一个官宦世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父亲朱松是程颐......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丁伯成“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①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就必须......
期刊
<正> 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已部分并即将全部导引人类社会遵循其自身规律,更加健康的向前发展。我们学习历......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后 ,在总结前人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订立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 ,提出了“明人伦”、“穷理”、“笃行”......
<正>学者问:《论语》开篇即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示。可我从小学到现在,天天上学读书,不仅难得其乐,反倒常觉其苦,真可谓"不......
教化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儒家教化思想成形于孔子、孟子,他们在继承和发扬西周以来礼制原则和道德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比较系统地......
今年(1995)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诞辰865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历史伟人,特撰此文。本文论述了朱熹以“明人伦”为本的教育目的,以......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提出“性善”论,并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主张,如肯定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教育者必须.“正身”、“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