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市场效应相关论文
通过观察“双循环”政策背景下中国居民消费需求质量升级的事实,文章使用融入需求质量升级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基于本地市场效应分析需......
文化影响世界最重要的路径之一是外贸出口,文化贸易在各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意义不容小觑。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
文化产品通常被贴上“文化例外”的标签,被当作特殊产品来对待,因此对文化产品究竟是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1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研发强度、本地市场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
为响应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同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全国各地开始大力度发展以数......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国际贸易方向如何决定?如何吸引国际人才?本文试图研究工资差异、劳动力流动和本地市场......
本文以增加值贸易为研究视角,从理论上阐明了增加值的本地市场效应形成机制,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同......
摘要本文借鉴Schumacher(2003)的引力模型方法对中日双边贸易进行了估计,表明在双边贸易的10大类产品中有4类产品存在着本地市场效......
城市化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空间组织形态的变化。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进程就像一股潮流一样席卷了整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演化......
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科技进步速度逐渐加快,创新周期趋于缩短。在此......
普遍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因此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从理论......
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和规模经济促进对外贸易,若本国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会刺激本国扩大生产规模成......
近些年来,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处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到2007年已达95%,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增长......
从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贸易几乎每四年翻一番,从一个在世界上微不足道的出口国成为目前世界第......
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
Krugman(1980)指出,在存在规模经济、贸易成本和产品差异的两国两部门模型中,本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将成为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此......
21世纪以来,全球服务贸易都在迅猛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渐加入国际化大舞台,我国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众所周知,......
国际贸易理论里存在着两种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家的产业结构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产生是......
本文以增加值贸易为研究视角,从理论上阐明了增加值的本地市场效应形成机制,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同......
中国是货物贸易大国,而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中国和俄罗斯同属金砖国家,有着地缘优势,近些年又一直保持着良好的......
电视节目模式引进可以带来风险降低效应、市场开拓效应和平台效应以促进电视节目出口,而“本地市场效应”、“文化折扣”或“节目......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
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环境下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人民币也在经济追赶的过程中呈现升值的趋势.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增长和贸易条件的关系,旨......
中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农产品贸易总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却越来越大。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
“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规模经济是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的驱动力,这种力量被克鲁格曼称为“本地市场效应”。本文通过对中国与欧盟制......
本文利用1992~2014年的数据对中美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和劳动力要素禀赋均促进了中国对美国的......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小国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现象。比较优势认为,小国是劳动力稀缺国,因而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本地市场效应则认为,......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并提出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中国......
摘要: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经济规模是地区贸易或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本地市场效应从内部需求角度解释贸易起因,认为本地超常需求会引起大......
本地市场效应是空间经济模型的核心特征之一,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工业品的需求的一个细小外生变化会带来产出的超比例增加,使需求扩大......
本地市场效应的一个贸易含义是:那些拥有相对较大市场需求的区域将在产出上获得更大比例的增加,进而使该区域成为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亟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依托大国市场优势,可以培育本土新兴产业,并通过......
文章利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区域制造业的总需求、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和出口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细分检验。结果表......
国内市场一体化将会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造成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验证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制造业集聚的......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在商品进出口、引进外资、对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同时依然存在外贸依存度较低、开放经济增长质量不......
本文采用中美两国居民消费和贸易条件数据,运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生产率冲击效应模型和本地市场效应模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收入贸......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出口贸易方面,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约占全球的1/3,......
随着中国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大幅提高,文化贸易“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而“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开展,使得......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直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红利”优势的逐渐消失,基于庞大......
笔者借鉴Schumacher(2003)的引力模型检验了2000年~2011年中国与27个国家双边服务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简称UNCTAD)创意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
采用2006-2015年中国与排名前20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基于SITCRev3.0分类标准下的三位数农产品贸易数据,将国内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共同......
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存在的前提下,对某种产品有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会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即具有本地市场效应。Krugma......
近年来,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一跃成为世界木质林产品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更加广泛和频繁,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
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及其结合框架下对地区差距及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研究的回顾发现:经济增长理论能够反映地区差距形成......
本文基tSchumacher模型检验中欧服务贸易整体及10个分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对欧盟的服务贸易整体并不具有本地市场效应,......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支柱性部门是较早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之一,具有鲜明的“出口导向型”特征。研究基于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