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亨相关论文
我国古代没有系统的语法学 ,没有专门的语法著作 ,但在古人的注释实践中早已有了对语法现象的解释。西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中就......
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喜欢用“比”“兴”说诗,曾给《诗经》逐章标注“兴也”、“比也”、“赋也”。朱老夫子很有学问,也有文学......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玉是人们十分注视的。 古人重视玉,珍视玉,在今人眼里,可能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据《礼记·玉藻》记载......
现珍藏于韶山的《诗经》(清·乾隆刻本),是毛泽东所有遗物中时间最早的;尤为珍贵的是,其封皮上还留有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亲笔题签。这对于......
<正> 《小尔雅》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魏时王肃将它收在《孔丛子》中①,明代以前的学者对此书的真实性並不怀疑。可是到清代......
【正】 《诗经》名篇《七月》有这么一段: 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除一小部份是贵族作品外,大部份是采自民间的歌谣,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历史和社会......
《毛诗》中存在大量假借字,秦汉间的毛亨和东汉郑玄对这些假借字采取了不同的训释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对假借观念认识不......
遍检<毛传>与<毛序>,<传>释诗义与<序>释诗义基本相同者达83篇之多,明显相异者只有3篇,且在解释体例上、在内容的相互照顾、相互发......
《诗序》的作者问题是诗经研究中的一大公案。而毛亨作《序》说在诸多争论中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具有相当的影响。但主张这一说法的......
毛亨和朱熹《诗经》解释的不同特点比较典型地体现在二者对《静女》一诗的不同解释上。在解释视角上 ,毛亨强调“经世致用”,朱熹......
对历史上有关《毛诗序》的观点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毛诗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强分出大小,各首诗前面的阐释文字,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