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义学相关论文
《立法法》自2000年颁布至今已有20余年。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的立法体制伴随着改革进程不断完善,其间还经过了2015年《立法法》修改......
“法学是不是科学”是个法学自我认知的知识学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科学与法学这两个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它的答案与这两个概念的定义......
催收非法债务行为入刑是加害人视角与被害人视角互动平衡的结果,其刑事不法涉及两个要素的叠加:一是催收手段之不法性,二是非法债务之......
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从分歧走向对话,首先需要反思各自的方法论性质。两者的方法论分歧源自解释传统的差异。在法律解释上,德国法教义......
“课程思政”其目的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民法教学更强调以法教义......
法律研究与法学研习需要更好的体系观念和方法自觉。体系与方法,是判例研究的全景地图和行进指南。判例研究有助于疑难案件的处理。......
法教义学在中国面临着巨大争议。这种争议一方面源于对法教义学的刻板理解,另一方面源于法教义学面临复杂社会现实时所表现出的踯......
在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中,“非常状态”下的刑事法律在应对妨害公共卫生事件之防治的犯罪和一般犯罪上......
随着疫情地区考试时间公布,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将落下帷幕。而在众多考生中经常出现一个疑惑的声音:什么是法教义学?为......
法理学是超越法律并回望法律的学科,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法律是什么的问题;部门法学是围绕各部门成文法进行解释、建构、加工的活动,形成......
体系解释是法教义学的基本作业方式之一,其解释过程与结论属于法教义学的实践和成果。学说史上形成的外部体系与内部体系的思想,构成......
法教义学的方法是指法律人与实在法打交道时的作业方式,而非进行这种作业时所要运用的具体方法。就此而言,法教义学的方法虽与法学方......
近年来,在司法能动主义的驱动下,我国环境司法在司法职能、审判组织、裁判规则等诸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了司法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
法学界对于社会科学在司法裁判中运用的研究源于对以逻辑演绎方法为核心的科学主义在法学中支配地位的反思和以经验主义为核心的社......
本文围绕子女抚养权中的"儿童最佳利益"来说明,法律不是一个自主而封闭的系统。法律的基本原则本身及其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基于我......
我国学者对于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中“照护职责”的现有分析存在实质不清、要素不明、判定不准等问题。根据《德国刑法典》第17......
为健全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法》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刑法修正案十一》与之联动,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新增至侵犯著......
危险作业罪入罪可归因于公共政策和积极刑法立法观的推动。该罪的行为方式可概括为违反行政安全管理监督命令+三种行为之一+现实危......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司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法学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诚信原则最初是民法领域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至今已在民法领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近现代诚信原则出现了向其它领域扩张的趋......
众多法学家都认为萨维尼通过历史和哲学的方法革新了法学,开创了近现代法律科学。这意味着一方面,萨维尼通过其方法颠覆了先验的理......
国内现有的智能司法系统普遍采用数据型信息作为基础设施,由于其数据本身存在来源性、模糊性与孤立性的三重困境,致使应用系统难以实......
我国第一部《婚姻法》中规定了影响婚姻效力的疾病,这些规定在传染病的防治和降低出生缺陷率的过程中发挥过巨大作用.随着医学水平......
法学的科学性存在两种标准:一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科学性标准;二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所确立的科学性标准。二者分别代表着演绎科学......
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应梳理公安机关治安调......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依法立法"作为一项新的立法基本原则。学界对该项原则的现有认知仍局限......
纯粹经济损失及其赔偿问题在西方司法实践和法教义学研究中的讨论由来已久。损失中的不确定性及间接性问题当为其中核心关切点。虽......
法规范层级结构理论是下位法不能抵触宪法的法理原因.但我国的实践和理论将传统层级结构理论里上位法作为下位法的效力根据变成了......
伴随着规范性文件"全面审查"的推进,立法审查制度重新成为法学界与实务界的焦点.基于25个样本省份的实践考察发现,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教义学的科学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法哲学问题,围绕着“法教义学是不是科学”、“如果是,法教义学是什么样的科学”、“法教义......
在对"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追问中,充满了多元互竞的主张.此方面以往的绝大多数论证,基本上都没有从法学是一门......
是运用传统法学方法论,还是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不是法教义学与各种非法教义学的本质区别。在现行法的效......
《法学的知识谱系》的理论旨趣和抱负,并不单纯在于梳理西方法律思想史,而在于回答关于法学之学问性质的一般性问题。想要透彻地解......
对刷单炒信行为可以从侵害对象角度和实施主体角度进行双重解构,并依据其特性合理入罪。从法益侵害角度看,刷单炒信行为侵犯的是公......
刑法通过设置环境监管失职罪间接保护生态环境法益,但对该罪的构成要件进行系统解析,发现其存在主体范围过窄,难以与新修订的污染......
2018年的“生态文明入宪”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国的环境宪法,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充分的宪法依据.在相关条款中,新增......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高空抛物罪的增设,其目的在于强化对公共场所秩序法益的保护,以弥合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侵犯人身财产犯罪罪......
本书以风险社会为基本背景,采取动态的视角探究刑法规范与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上篇着眼于宏观层面,在梳理风险社会理论与刑法体系......
陈兴良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和梁根林教授来到东南大学法学院给大家办一个讲座。这个讲座是我和梁根林教授两个......
摘 要 刑法教义学是刑法科学的核心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刑法规范的健全也是必要性的工作之一。刑法教义学作为刑......
<正>在德国刑法教义学中,人们习惯于将犯罪说成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和有责的行为。不过,我们仅凭这些定语还无法从内容上确定......
编者按:在刑法教义学的理论视域中,被害人教义学是颇具特色的子学科,其溯源于犯罪学中的被害人学,从被害人视角切入刑法问题,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