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青少年相关论文
近年来,社会关系网络日趋庞大复杂,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不断涌现、违法犯罪问题的层出不穷、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等不良现......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社会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背景下,不同领域在针对犯罪青少年的矫正、预防等方面都......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且再犯罪率也高于成年人,而暴力犯罪成了青少年犯罪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如何运用专业化、个性化......
家庭环境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生活环境,与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休戚相关。本文以犯罪青少年和正常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心理测量方法探......
共青团北京市委联合课题组做过一项调研,梳理不良行为青少年男女比例后发现,在233名京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47名看守所青少年犯罪嫌......
近几年,我国犯罪青少年数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青少年犯罪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减......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问题行为发展而来的.......
摘 要:目前青少年犯罪状况越来越严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必须引......
目的了解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为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天津市少年管教所的37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概率变得越来越高。这种现象使得犯罪青少年的研究变得十分有必要。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是犯......
摘要目的:了解和探究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质,为预防矫治青少年犯罪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50名看守所犯罪青少年和常态青少年发放“明尼......
21世纪以来犯罪青少年案件数量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对于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探讨......
目的:考察正念冥想训练对犯罪青少年的正念、情绪及其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共招募犯罪青少年1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是我国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颇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机构,戴宜生教授是研究会的学术顾问.戴教授原在公安部......
有调查发现,54%的犯罪青少年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要把这场灾难可能给子女造成的......
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山西省万荣县县委、县政府把教......
作为一名公诉人,每当我翻开厚厚的卷宗,看见那些失足青少年所犯下的罪行,心情就格外沉重。青少年犯罪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重大社......
三名犯罪青少年一名陷入情感纠葛中不能自拔的少年陶某,在情绪失去控制的情况下,把一瓶打火机油泼向他朝思暮想的女孩并点燃……一......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并不完全一致,道德推脱为解释这种脱离提供了视角。以犯罪青少年的道德推脱为切入点,对比犯罪青少年与普通......
道德推脱是个体道德自我调节的内在认知机制,与个体非道德行为的产生存在密切关系.在认识犯罪青少年道德推脱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
目的:本文从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孤独感两方面对犯罪青少年与边缘青少年做了比较研究.方法:44名犯罪青少年与52名边缘青少年接受了社......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与二次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现行的社区矫正政策对协助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在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矫正后重新融入......
1997年英国大选以来,英国青少年司法体系经历了一次广泛而深远的改革。其特点是:以惩罚模式代替传统福利模式为其根本出发点,确立......
【正】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青少年法学领域具有开拓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教......
目的 探讨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单组整体取样方法,于2010年-2013年抽取四川省攀西四地看守所在押的16~18岁未成......
早在20世纪70年代,对具有学习和行为问题青少年进行的特殊教育已引起关注。这些青少年与家庭成员、老师和同学难于相处,表现为无法控......
《家庭教育学》评介《家庭教育学》一书,由我国当代婚姻家庭问题学者、副研究员彭立荣同志撰写。作为我国的第一本家庭教育学,其突出......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个性特征、家庭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以及自拟家庭基本情况问卷,对240名犯罪......
问题的提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是暴力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现代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攻击行为的发生......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国民固有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
单亲家庭子女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调查发现,54%的犯罪青少年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离......
目的了解合肥市管教所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6月份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为了获取犯罪青少年使用网络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少管所500余名在押青少年和1800余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犯罪组青少年与......
青少年犯罪与心理健康、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采用心理问卷对302名犯罪青少年和296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的研究者研究个性特征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本研究调查了82名青......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男性犯罪青少年与对照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方法 根据特定的选入标准收集筛选出关于犯罪青少午与父母教......
犯罪青少年的关怀品质是决定矫正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也是犯罪青少年实现回归社会、顺利完成再社会化的前提。为了解当前我国犯罪青......
为了了解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我们在福建省少管所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日益强烈,处在思想行为最易受外界影响的青少年能否适应社会的这一深刻变化,是......
【正】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它让已经开展的社会矫正试点工作正式有法可依。社区矫正工作涉及到国家司法、刑罚......
目的:调查120例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团体测查。结果表明:犯......
目的:探讨136例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