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面水相关论文
为指导水稻田合理施肥,防治稻田面源污染,试验开展了不同氮肥减施比例对紫云英—水稻轮作体系下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20......
选择东南沿海种植单季水稻的典型青紫泥土壤稻田,研究含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和......
在等氮量投入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氮比例对稻田田面水氮浓度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水稻田面......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 BK(不施肥)、CK(常规复合肥)、FT1(有机无机复混肥减氮20%,减磷12.5%)、FT2(有机无机生物菌肥减氮20%,减磷12......
稻田氮磷养分流失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江西双季稻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集中于每年的4—7月,因......
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营养元素,也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土壤中的氮素、磷素不仅是植物氮磷需求的主要供应途径,同时也是生态......
氮素是维持作物高产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危害。本论文主要通过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腊菜等种子均匀直播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还田.其中留......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水稻作物产量,农民大量施用化肥、稻田漫灌-排水造成了严重的氮磷流失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而稻田农业面......
【目的】减少稻田氮径流流失和氨挥发。【方法】设置当地常规施肥(FFP)、缓控肥与尿素配施(CRF)、海藻多糖氮肥替代(HTN)及不施氮......
探索稻蟹共作系统氨(NH 3)的挥发损失,在辽宁盘锦开展田间实验。实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养蟹为主因素,施肥为副因素,设置4个处......
针对设施蔬菜施肥强度高、灌溉量大等造成的氮磷流失问题,利用稻田具有净化进水污染物的作用,构建菜-稻耦合梯级消纳氮磷模式,在研......
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水稻田面水中磷氮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下田面水中活性磷与总磷的浓度在施肥初期达到最高,......
在太湖地区宜兴市水稻田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田面水与渗漏液中氮、磷......
氨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为探明脲酶抑制剂NBPT对小麦秸秆还田稻田中氨挥发的影响,采用密闭室通气法,在太湖地区乌珊土上,......
【目的】探明双季稻稻田土壤剖面CH4和N2O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利于揭示农艺措施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过程的作用机制。【方......
为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设置不同量的废弃物还田处理,以期通过研究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探明废弃物施用下面源污染风险......
表面分子膜是抑制稻田氨挥发的一种经济环保的手段,但适宜膜材料的选取及作用途径尚未明确,为此,试验选取聚乳酸(PLA)、玉米蛋白、......
施肥导致的水体氮流失是重要的面源污染源。开展不同养分来源下,基肥和追肥下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的铵态氮(NH_4^+-N)、硝态氮......
稻田田面水中N、P浓度是决定稻田N、P径流流失,N素的氨挥发与硝化-反硝化等各种损失途径的关键因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N......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通过种植单季水稻“绍粳18”,研究施用添加聚天门冬氨酸、腐植酸、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等......
以水稻为供试作物,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以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为指标,进行了施氮......
基于模拟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氮素含量在有/无泥鳅活动时的差异,探讨了底栖鱼类对水田上覆水中氮素动态的生物扰动效应。结果表明,泥鳅对......
通过监测田面水磷素含量和形态的动态变化来研究稻田磷素流失风险.结果表明:从环境角度、经济效益和水稻生长出发,用线性+平台施肥......
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对畜禽粪便有一定的消纳作用,有机粪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是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增加产量、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
过量施氮与不合理灌水是农田面源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为了寻求较优的水氮管理模式以促进农业生产和减少农田退水对黄河水体的污染......
湖南是中国重要的水稻(Oryza sativa L.)产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施用更多化肥成为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
于2018年对上海市青浦区现代农业园内全水稻生育期内稻田田面水以及地下30和60 cm深度淋溶水进行采样,获取了田面水和淋溶水氮磷指......
<正>近年来我县小龙虾稻田养殖发展迅速,种粮大户转型稻田养殖小龙虾迅速增加,2017年养殖面积2万亩,2018年发展到5万余亩。一些养......
<正>近两年,稻田精养台湾泥鳅开始在黑龙江省兴起,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了"鳅稻双丰收",并成为农民增产、增效的好技术,2016......
研究硅肥对双季稻产量及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旨在为典型双季稻区施肥结构优化以及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田间......
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稻田磷素动态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的田间测试结果表明,水稻地上部收获带走的磷量平均为47.5 kg·hm-2;土......
稻田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与氮肥的合理施用朱兆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氨肥是农业生产中施用最普遍的一种化肥,但是,施用不当,不......
为了研究南方稻田在施肥后表面水和渗漏水中三氮的动态变化规律,故设计了这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田面水中NH4+和TN在1 d后达到极大......
通过在巢湖派河小流域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T1(常规复合肥)、T2(生物有机肥替代30%氮肥)、T3(控失肥替代30%氮肥)、T4(生物有机......
合理的综合种养模式及密度对实现洱海流域稻季氮肥减量和稻田氮素减排至关重要。通过对稻鸭、稻蟹共作模式的田间定点试验,分析了......
海宁市'誉海'稻田养小龙虾基地采用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即3-4月放虾苗、5-6月种水稻、8-9月再补放一批种虾......
<正>随着小龙虾需求市场的日渐火热,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水平也逐年提高,庐江县通过近五年的养殖探索,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稻虾连作成功......
在江苏省宜兴及常熟两地分别进行了稻季及麦季的田间试验,并在室内进行了两地水稻土磷吸附与解吸特性实验、铵的吸附特性实验以及各......
通过构建包括不同氮肥类型、氮肥用量、施肥方式和施肥次数的6种氮肥运筹模式,分析了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田田面水各形态氮浓度变......
<正> 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同志,种植水稻三十余年,在继承千百年来农民經驗的基础上,反复实践和鉆研,于1958年提出晚稻栽培的“三黑......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和2-氯-6-(三氯甲基)毗呢(CP))......
水稻种植期的田面水氮、磷浓度是稻田N、P径流流失、N素的氨挥发等各种损失途径的关键控制因子。通过田间定点实验监测与分析研究......
内容摘要:为减少农田养分流失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本试验由两部分组成。部分针对南方红壤稻田设计4个处理:冬闲-稻-稻(水稻不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