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农业相关论文
随着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和同位素考古等多个学科证据链的积累和完善,史前海岱地区生业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已基本明确。从后李文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持续变暖导致的海面抬升对该地区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该......
近些年来,随着反山遗址大型贵族墓葬、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区和大型水坝的发掘,良渚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依据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
2005年3月9日,日本金大学中村一慎博士、日本国学院大学考古研究室考古专家岩崎厚志先生在浦江参观上山遗址,像所有慕名来访的专家一......
彭头山遗址出土的炊器应该是该遗址各个生活单位使用后的废弃物,其容量大小与使用它的生活单位的人口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应......
良渚文化玉琮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特殊作用骆晓红余杭311113传统观点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南方被认为是荒蛮之地。随着中国考古......
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南部2015~2017年度主发掘区TN14W35探方内油子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5800~4200 a B.P.)的地......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东海洋文化(明)中那些对中国甚至东亚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如史前稻作北传、辽东岫岩玉南下、古......
良渚遗址的历史地位严文明严文明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我想分三点谈谈良渚遗址的历史地位:一、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文化是新......
As early as the Paleolithic Age, man lived on the Hunan Liyang Plain and created the highly developed Paleolithic Lishui......
贾湖遗存的发现和研究是近20年来中国史前考古的重大成果之一①。贾湖遗存有许多史前考古中的“第一”:黄淮之间稻作、包括多人二......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出土陶器数量众多,其中完整器和可复原器1000多件,陶片的数量更是惊人,达数十万片之多。河姆渡遗址众多陶器自......
一、穿孔石器的定义如果从字面解释,穿孔石器就是一种穿有孔的石质器物。但本文要说的穿孔石器,是指在史前时代使用的、直接利用扁......
这里的河姆渡特指河姆渡遗址第四、三层文化,第二、一层权称为河姆渡后续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有稻谷的遗址到70年代初约30处,......
学术界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在北京门头沟的东胡林人和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以及广东、......
史前江淮地区的文化发展颇受生态环境的制约。江淮东部因濒海而对海平面非常敏感。海水倒灌时,文化难以持续;海退且生态环境良好时......
农业起源是严文明先生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领域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明确提出了“稻作长江中下游起源说”的观点①;并就......
通过对澧阳平原野外调查,多剖面地层对比分析及岩板垱(YBD)剖面样品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和年代测定,揭示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地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早期文明,甚至一度向文明时代推进,其中尤以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为典型代表。令......
仰韶时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它上承各地异彩纷呈的前仰韶时代文化,下启城邦林立的龙山时代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
它,是黑龙江米业市场中一张耀眼的名片.rn它,源自张广才岭流下的甘甜山泉水灌溉.rn它,产自中国富硒大米之乡,荣膺中国驰名商标.rn......
文章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探寻栽培稻的起源。关于栽培稻起源的论断需要细致的田野工作考察和分析,文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基于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和稻作农耕遗迹调查和发掘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和稻作农耕进行了综合研......
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过程中,农业被看作整个社会存在的基础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被看作是衡量文明起源的标准之一.随......
2020年10月18日,首届主题为中华史前稻作与中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万年稻作论坛”会议在江西万年召开,10位特邀院士专家及来自全......
广东史前稻作农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不多,且年代相对较晚,因而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被稻作农业起源研究者重视.但随着湖南道县玉蟾岩......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稻作农业的创始人。据史实记载,炎帝神农氏在上古代农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在史前稻作农业......
<正>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水稻和粟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与中国农业起源有关,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
良渚文化遗址(距今约5300-4 200年前),位于钱塘江北岸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街道)地域内,总面积42 km^2。良渚文化遗址和水利......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人类何时开始驯化野生水稻,使其适于栽培?在浙江省浦江县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一粒已炭化的“万年米”......
中国农业耕作文化起源,是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的关键问题,也是中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文章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考古......
先民从采集野生稻到学会人工栽培水稻的漫长变化过程,证明中国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原始陶器、稻属植硅石和骨器上的刻符、记数......
晋南地区是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自古以来便是全国重要的农区。然而,在唐虞早夏时期,伴随着剧烈的社会环境变迁和史前全球性......
壮侗语族称稻词在其他民族语言中的演变及栽培稻的传播覃乃昌笔者在本刊1996年第二、三期分别发表了《“耗”、“”、“膏”、“a:i”考一......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河姆渡文化以其悠久的年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稻作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贡献巨大,但因经济利益驱动,化肥农药被过量施用,造成了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对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本文......
舒军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浙江临安人,1977年生。从事第四纪孢扮学研究,以“人与环境”和“稻作文化”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