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相关论文
甲午战争起因研究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他的观点成熟于1931年前后,但是在1932年与美国东亚史权威魁特的......
1938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历史学家蒋廷黻在其撰写的《中国近代史》这本小册子中,发出了著名的蒋廷黻之问:“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蒋廷黻曾是与胡适齐名的学者、政论家和外交家。近些年来,他的思想和学术逐渐为学界所重视,对他的研究已经取......
没有底气,何谈治学;没有底气,怎言社稷? 时下出版界,民国史写作已渐趋热潮,各类论著林林总总、汗牛充栋。章太炎的“疯”、刘文典的“......
如今的读者 ,对蒋廷黻大约已不甚了了 ,只知道他写过《中国近代史大纲》 ,其他还有什么呢 ?当年 ,他与胡适一样 ,曾经是个风云人物......
30年代,作为一名学者的蒋廷黻,由于受到蒋介石的青睐而弃学从政,一跃成为国民党南京政府要员,在政坛上显赫一时。 出生于湖南邵阳的......
蒋廷黻认为,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被罢黜,是林的终身大幸但是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与叶名琛相等。......
2009年是邵循正先生诞辰100周年。我感到当前即使在文教学术界,特别是在青年学子中,知道邵循正名字的,恐怕已经为数不多了。可是在......
在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之中,蒋廷黻有着从中国外交史研究专家转为著名外交家的特殊经历。他主持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系十多年,开拓......
一 1934年,有一位青年给胡适写信投稿。可惜,胡适对他的小说不太欣赏,为此,还给他写了一封情词婉转的退稿信。这封信写得委婉动人,原......
(1964年1月24日,上午11点35分)鲍尔:昨晚的晚餐吃得很愉快。真是个美好的夜晚,非常感谢您。您见过国务卿之后,我也同他交谈了一下,......
蒋廷黻和范文澜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末期完成了各自的代表作——《中国近代史》.尽管书名相同,但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和写作......
[1]本文是他为赴美进修的中国档案工作者所作讲座的发言稿。一、蒋廷:局内的局外人蒋廷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他对我来说并不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蒋廷黻教育救国思想研究》主要通过考察蒋廷黻前半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研究其教育救国强国的理念和思想,对其教育思想的价值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各种民族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并呈现纷繁复杂的特点。以胡适、蒋......
蒋廷黻1923年回国后,先后从教于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系,致力于历史教学与研究,并希望留下影响后世的史学著作,但“九·一八”事......
大约是十几年前,读时始知晓蒋廷黻的名字,书中就有一节是“蒋廷黻与现代化”.因为时间较久,内容大半忘记,但特殊的名字却是忘不掉......
每一时代皆有其“近代”,而每一时代的“近代史”皆为历史学的“新疆”.虽然在民国时期的史学界,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占据主导地......
哈佛燕京图书馆典藏“蒋廷黻资料”系蒋廷黻个人收集、保存的各式文件,由其子蒋居仁捐献。这批资料时间集中于1947年至1965年,是研......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蒋廷黻先生对中国近代的时局和人物的分析有......
上世纪三十年代,思想界有过一次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参加这次争论的有胡适、孟森、蒋廷黻、吴景超、钱端升、常燕生、丁文江、......
在名手如林的近代中国,张忠绂算不上大红大紫的人物,但作为名重一时的人物,张忠绂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人物常常是成双配对地出现的,......
一 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不复杂的人。他像一头牛,充满着笨劲,一直往前冲,眼睛只往前看,这使他能够排除万难而达到他的目标。这是他......
1918年7月,23岁的湖南人蒋廷黻,在法国巴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华工服务中心担任干事。一位年轻的法国姑娘,匆匆跑进华工服务中心,向他详......
蒋廷黻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经世主义学者.经世济民的情怀使他勇挑战后善后救济事业之重任,而理想主义和自由派学者独立清高的思想个性......
詹姆斯.哈维.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1863-1936)是20世纪初蜚声美国的史坛大家.1912年出版《新史学》,为鲁滨逊史学思想代......
1933年12月,蒋廷黻发表了《革命与专制》一文,公开提出在中国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的“新式专制”论。蒋的“新式专制”论认为,中国的......
抗战胜利后,在主持中国善后救济事业时,蒋廷黻系统提出了善后救济思想。内容包括:强调战后善后救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寓救济于善......
<正>1946年至1947年,季羡林刚回国的这两年中,与很多名人有过交往,他在日记中记下了对这些人的印象。蒋廷黻,"官僚"1946年6月10日,......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社会政治思想研究”,课题编号:10CLSZ01。 收稿日期:2013-03-06 ......
蒋廷黻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从表面上看,其政治思想和行动似乎存在着某种矛盾,但从深层次分析,他们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矛盾性和......
一、典型例题 例1(2009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7题)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
林则徐是晚清历史上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特别是在林禁烟运动以后,他更被看做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范文澜先生更把他誉为"三千年未......
20世纪初期,"德先生"作为一剂改造中国旧有的专制政治制度、拯救古老帝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最佳良药被请进国门,一时间"民主"的呼声......
蒋廷黻先生著《中国近代史》,在总论中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蒋书初刊于1938年。时距......
【正】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曾经编导过桂剧《梁红玉》,在桂林南华戏院首演,一连八晚,场场爆满,影响力非常大。舞台上,梁红玉仗......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蒋廷黻外交理念的基本内核,其具体表现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实现外交的相对独立,在现实主义原则下外交的多元......
蒋廷黻是著名的史学家、政论家和外交家.近年来,有关蒋氏的研究信息虽越来越多,但对其史学理念的提取及他对清华历史学系的发展所......
已故《传记文学》杂志社社长刘绍唐先生曾为文:“蒋廷黻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却是一个失败的丈夫,也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失败的关键,就是......
1930年前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苏联旅行,写下了许多游记。这些对苏联的感性认识,加上理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知识分子对苏......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如是说。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此,对一个族群来说亦如此。慈不掌兵义不......
蒋廷黻作为战后中国善后救济事业的领导者,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刨建工作。在此期间,他先后参加了《联总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