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心理学相关论文
奥古斯丁的情感概念具有显著的符号特征,而情感符号指示的“实事”则是意志的行动。正因为情感只是意志行动的符号,所以在奥古斯丁对......
皮亚杰肇始了当代的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他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关系主义,遵守规则与形成规则,道德实在论与主观责任,说真话与......
移情是我们在道德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但是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学者对于移情的定义存在极大的多样性。本文有两个主要任......
以CSSCI数据库中2000~2019年主题为道德心理学的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数量、来源、作者合作情况、关键词、引用期......
自尊主题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居于枢纽地位,是他的道德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保障所有成员的普遍自尊是判断制度正......
这几天一直想起欧洲思想史上那个著名的譬喻,“杀一个中国人”(Killing a Mandarin)。 最早是狄德罗,他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一个杀人犯......
区别于心理学的道德心理学,哲学的道德心理学并不以描述和解释心理现象为目标,而是通过研究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来理解道德的本质。......
宽恕是近年来道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回顾宽恕的研究历程、宽恕的发展阶段、影响宽恕的因素等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问......
如何报怨?一般有三种: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前两者内涵简单明了,但却一直备受争议,“以怨报怨”,常常会过于偏激,导致恶性循......
道德敏感性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包含着认知与情感的复杂交互作用。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有关道德敏感性的理论与实......
道德判断一直是道德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学界存在着以皮亚杰(Piaget)和科尔伯格(Kohlberg)为代表的传统理性主义模式,他们认为道德......
被访人简介:曾钊新,伦理学家。1937年生,湖南汝城人。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现任职于中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当前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中,中国的社会伦理与个人的道德实践都跌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为此,人们试图借助学校道德教育寻求......
一、学思历程与道德心理学 韩燕丽(以下简称“韩”):也许我们可以先谈谈你的哲学之路。你是如何开始学习哲学的,有哪些重要的哲学思......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决定论难题,在奥古斯丁那里体现为上帝之预知和预见与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中世纪哲学家们试图从哲学......
在都市文化的人际关系下培养助人行为具有可能性,其重点在于强调社会化对培养正确的个人道德情感之重要性。要重建一个不再冷漠的......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94-01 《正义之心》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纽......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和老子等人就开始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他们各自的“良心”学说和“赤子之心”学说开创了中国道......
大学生的廉洁素质事关国家建设的人才质量,也是党和国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保证。本文从界定廉洁素质定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向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巨变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国民的道德素质表现出一些新的特......
道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本文将古典名著<淮南子>置于道德心理学的视野之内,以论纲的形式考察了<淮南子>的人学......
道德教育是个人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其不仅是知识传送的手段,也是文化和价值观培育的延伸。在教育活动中,训练学生对不道德行为......
不道德传染,是指道德违法者作为传染源将消极道德品质直接传递给传染对象,或先传递给道德中性物品,再由此物品传递给受传染对象,引......
要回答休谟伦理学是否是美德伦理学这一问题,我们需对美德伦理学的定义、休谟伦理学与这些定义之间的吻合度以及休谟伦理学的总体......
精神分析是关于心理冲突的理论,而任何心理冲突在弗洛伊德主义中归根到底是人性的道德冲突,都起源于道德作为高级人性对无意识本能作......
论述了传统道德研究方法,在社会实践中抽象研究道德的本质,或从个体的社会性出发研究具体的道德规范,都不能完全解释道德现象.指出......
通常认为,当代西方美德伦理之复兴源于对规范伦理的批判,尤其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本文则试图指出:元伦理学同样是导致当代西方美德......
近几年来,道德隐喻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道德隐喻的种类、规则和机制构成这些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道德隐喻的种类主要有......
道德心理研究越来越关注神圣性的作用, 逐渐厘清了神圣性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 宗教性和精神性.宗教性是神圣性的外化表现之一, 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组成。道德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四种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
孟子的恻隐之心概念日益受到西方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运用当代道德心理学的概念资源可以发现,恻隐之心作为人性中最首要的善之......
根据对康德实践哲学的一个传统解释,康德对道德的本质作出一个过于严格的承诺: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存在者都是普遍的、不偏不倚的,......
道德心理学是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者的心理结构与心理功能,从来都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在伦理思想史,尤其是古希腊伦......
回顾情境主义对德性伦理学、德性品质稳定性的挑战,论证德性伦理学,可以证成德性品质的稳定性。一是综述了学界已有的讨论,并借助......
朱子认为,未发是"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的状态。有学者将"未发"解释为"没有任何意识的状态",也有学者把未发当作"无意识"或"潜意识"......
道德心理学把规范伦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在哲学层面上结合起来,为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伦理学与心理学的这种融合具......
<正>Kohlberg 的道德认知理论在康德理性主义路线的影响下忽视了对情感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道德心理学研究者对情感问题......
道德,是当代心理学关注的核心议题。进入20世纪以来,当代道德心理学在认知主义的思路下,把研究重心放在道德判断上,产生了以瑞士心......
回首我国道德心理学发展的四十个春秋,成绩斐然:不仅实现了道德教育和心理学的学科融合,研究视域不断扩展、深化,人才梯队得以培养......
由于伦理学同时具有"应然"和"实然"的部分,而心理学只具有"实然"的部分,道德心理学作为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应当是伦理学的"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