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沸工质相关论文
非共沸工质相变传热对诸多热力系统均至关重要,而池沸腾传热是深入认识非共沸工质相变传热的基础。目前已有一些针对非共沸工质池沸......
工质的研究及小通道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并优化热力系统的能效与结构,减少系统能耗与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温......
能源在人类文明社会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传统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使用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
太阳能绿色清洁、储量丰富,但能流密度低,更易于转化为低品位热能。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以有机物为工质,能有效......
提升热力系统能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其中工质研究处于主要地位。对于机械过冷CO2空气源热泵、大温升高温热泵、有机朗......
本文提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机械过冷跨临界CO2制冷循环。在最优排气压力和最优过冷度下循环取得最大COP。最大COP、最优排气压力和......
为了应对日益突出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可再生能源及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机朗肯循环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
当前,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如何实现建筑节能及减少碳排放量,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
采用热力循环三维构建方法作为功冷并供系统的优化策略,分析了非共沸工质的组分特性对喷射式功冷并供系统性能的影响.对考虑工质组......
随着对低温余热利用研究的深入,有机朗肯循环以其简单的系统结构,较低的蒸发压力和温度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和研究。非共沸混合有机工......
蒸气压缩循环的性能在循环温升增大时会迅速恶化,这制约了其作为节能型供热技术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为了提升蒸气压缩循环的性能、扩......
为解决传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溶液除湿与固体除湿存在的缺点与传统压缩式制冷空调系统中难以同时精确控制室内温湿度,能效相对较......
基于非共沸工质在实际应用中易于产生传热窄点与组份迁移的现象,本文从深化传热窄点理论以及探求重力对液相组份迁移的影响两个主......
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技术是回收余热和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的最具推广前景技术之一。然而由于热源温度不高,ORC的热效率较低(通常10%左......
以低温烟气为热源,以R245fa、R152a及不同比例R245fa/R152a混合物为工质,提出新型的再热-抽汽-内回热联合有机朗肯循环(C-ORC)系统......
本文对非共沸工质R407C在毛细管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能量、动量、质量方程,分别就过冷区和两相区作了理论求解,并......
对替代房间空调器用制冷剂R22的R407C工质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空调器主要部件(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毛细管和连接管道......
针对非共沸工质非线性复杂相变传热过程,基于高级(火用)分析方法,推导出表征热泵系统性能的评估指标模型——温度匹配度(TMD),探讨......
文章构建了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
为了分析确定的热源条件下,即循环吸热量相同时,工质特性与透平热力性能的约束关系。根据热力学和透平设计理论,选取6种非共沸工质......
对氟利昂R417A与R22在水平单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工况温度40℃,试验管为光管和两根双侧强化管(其中C32为肋密度5......
为了满足对-40℃~-60℃这一温区的需求,并使系统不过于复杂及成本太高,本文提出了自复叠制冷系统。搭建了自复叠制冷系统与单级压缩......
在对中高温热泵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之后,发现了四种有别于理论分析结果的试验现象,如冷凝温度下降,COP也下降;压缩机转数降低,CO......
为研究冷冻水流量与温度变化对基于大滑移温度非共沸工质双温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在大滑移温度非共沸工质的双温冷水机组......
针对自复叠制冷系统中非共沸混合工质在冷凝器内的换热特性,本文基于R134a和R23混 合工质,以-50℃单级自复叠速冻箱为研究对象,通......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一种利用低温余热进行发电的热电转换技术。由于热源温位低,导致其效率不高,设备投资成本高。因此,本文从降低系......
为了完善高温热泵系统的性能,首先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进行了理论循环研究,论述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在系统冷凝器中发生非完全冷凝的可能......
有机朗肯循环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近些年在中低温能源利用领域被广泛研究。由于大部分热源都是变温热源,同时,非......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尽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
在化石资源有限、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海洋能资源,其中海洋......
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和经济性的角度,对一种新型的基于非共沸工质的喷射式功冷并供循环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循环进......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是利用中低温地热能(<150℃)发电的主要途径,在实际运行中,非共沸工质往往会冷凝至过冷......
有机朗肯循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的优点,但其推广应用受到高投资、低效率制约。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液冷凝、多压蒸发......
对替代房间空调器用制冷剂R2 2的R40 7C工质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分别建立了空调器主要部件 (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毛细管和连接......
<正>两年前,《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正式实施。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
本文对非共沸工质在水平套管内蒸发的传热窄点和最大传热温差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明确了传热窄点和最大传热温差的发生位置,分......
为了探究非共沸工质与换热流体之间的相变传热温差特性,在单级蒸气压缩式水-水高温热泵系统实验台上,以R290/R600(称为z1,质量比17%/83%)为......
为了研究组分迁移对非共沸工质在换热器中相变换热特性的影响,探明制冷剂和换热流体间的温差在换热器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应的理......
建立了亚临界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基于沸点差法提出了混合工质筛选方案,以净输出功为目标函数优化了蒸发参数和质量配......
工质的特性是影响ORC(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了65~100℃低温地热水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将R245fa分......
随着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系统效率较高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自复叠制冷系统性能受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