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笔调相关论文
1930年代,论语派以《论语》等期刊为依托,提倡并实践幽默性灵小品文。此种小品文体现了论语派创新散文文体的努力。闲谈结构、个人......
1930年代,林语堂在小品文的理论表述和创作实践中标举"个人笔调",一时间颇有影响。然而,"个人笔调"并非如林语堂自己所说是个人思......
<正> 一个杰出的作家往往有几副笔墨。这有助于他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便于发挥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茅盾就是具有几副笔墨的杰出作家......
30年代的中国文坛,展开过一场关于小品文的论争。这不仅是两种散文观的分歧,而且隐含着两种审美观乃至人生观的对立。以林语堂为代......
<正>一、隐士派文人的自显幽怀:"五秩自寿诗"的流布及唱和1930年代小品散文风靡一时的状况,与《论语》和《自由谈》上盛行的"小品......
本文在挖掘梳理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在古今中外比较视野中,对现代小品理论进行较全面、系统、动态的实证性研究,总结其特点和兴替规律,提......
幽默作为一种文化,因林语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倡导广为人知,对小品文的文学实践,体现了“五四”后一部分文化精英于集体主义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