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区相关论文
天然富硒土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在支撑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处于我国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湿地中既有峡谷地貌,也有广阔滩涂,为......
文章以兼跨长城南北的唐前期为例,旨在分析以汉人为主体建构的政权超越农耕区进入草原所受到的限制及其因缘,认为农耕王朝兼跨的局......
重庆市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与广西的平原喀斯特和贵州的高原喀斯特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地貌成“一山两槽一岭”特征,即碳酸盐岩出露区......
为了探究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喀斯特地貌条件下不同形态农耕区地物类型的识别精度,以桂林市3个200 m×200 m样方的农耕区为研究区......
我国公路建设与占用土地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东北农耕区,地势平坦,绝大多数公路路堤为两侧取土填筑,占用了大量基本农田。......
南阳盆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显示,南阳盆地表层土壤pH呈酸性-强酸性,酸性-强酸性土壤面积占调查面积的90%以上。与全国第二次土......
2006年6月-2007年8月,采用夹日法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对农耕区鼠类种类组成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垦区共有鼠类11种,其中农田......
一、林网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坨沼沙区农田林网设置300—400米×300—400米网格,平原农耕区农出林网......
按照农作物、林木种类差异,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农耕区选择16块不同生境的固定样地,采用固定宽度样带法,对不同类型生境中鸟类种类组成、......
将冬季川西古尔沟农耕区小型兽类生境划分为河岸灌丛、农田、山地灌丛3个生境,利用Shannon—Winer指数计算各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
农耕区土地覆被信息是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的基础,在合理开发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动态监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
一、史前的商业经济自我们人类的祖先于四百万年前在非洲进化完成之后,人类进入采集食物阶段。以采集食物者开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游......
用“五点式”取样法对石河子农耕区不同林地地被中的昆虫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昆虫31种,分属8目14科,共计1099头。结果......
2001年6~9月,在石河子农耕区依不同生境类型选择9个样地,以夹夜法布夹11 300夹次,共捕获鼠417只,鼠种由小家鼠、灰仓鼠、红尾沙鼠......
<正>清是一个地跨农耕、游牧两大生态区的帝国。清政府长期维持了对多民族疆土的有效管理。关于清代何以能达成多民族的有效治理,......
汉代不同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有别。就一个普通农民的年均粮食生产而言,当时南方人均垦田23小亩,亩产量1.37石,总产量32石;中部人均......
自然及社会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均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明代农耕区的气候特征和政区范围大体划分为北方传统农耕区、南方传统农耕区及......
城乡统筹是期望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通过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
20 0 0~ 2 0 0 2年冬季和夏季 ,采用固定样带法在上海郊区所有区县选择了 1 7条样带 ,对农耕区鸟类做了 4次抽样调查。记录了鸟类的......
从本期起,特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邹逸麟教授主持开设“历史地理......
2011年在大理洱海西岸农耕区选择5片调查样区,每个样区布设1条调查样线,采用不定宽样线法对鸟类物种和数量及其栖息生境进行了4个......
东北是满清贵族的发祥地,清朝定鼎北京以后,有意识地迁移各族人民出关耕垦,促进了东北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顺洽元年到雍正末年......
为了提高农耕区土地利用分类精度,该文采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和丰富光谱信息的Sentinel-2数据生成光谱特征、无红边波段的植被指数、......
2009年7月~2011年8月对河南安阳平原农耕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9种,隶属13目33科,其中雀形目鸟类59种,占鸟种总数的54.1%;留鸟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