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派相关论文
近世日本学者对《韩非子》的研究和借鉴始于山鹿素行。通过系统研读《韩非子》,山鹿素行发现了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在“规......
山鹿素行是德川时代武士道的创始人,也是日本兵学以及古学、日本中华主义之始祖。纵观山鹿素行的思想呈逐一递进的关系:六岁至十二岁......
儒学在长达二百六十多年德川幕府统治的日本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其间朱子学派与阳明学派、古学派、折衷学派......
朱子学于13世纪东传日本,掀起日本学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批判解读热潮,并在江户时代达到极盛.古学派的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作为反朱......
古学派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诞生的一支重要的儒学流派,标志着日本儒学特征的正式形成。其《诗经》人情观彻底改变了日本《诗》学的走......
中国儒家学说东传,对日本的政治思想、社会习俗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成为日本一千多年封建统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我国儒......
古学派是近世日本的儒学派别之一,古学派以山鹿素行、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代表,他们提倡古学,呼吁不依赖五经的注疏,直接从孔孟的......
在探究朱子学对日本近世思想形成的影响时,将伊藤仁斋的《论语古义》与《四书集注》比较是其关键节点之一.若以朱子学为背景,仁斋......
提起“儒法斗争史” ,四十岁前后的中国人 ,或许还有记忆。那出“闹剧”的缘起 ,据说是因为姓姬名旦的周公被佞人误以为姓周 ,而政......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日本从公元十二世纪的镰仓时期到十八世纪的德川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完成时期,也是宋明理学传入、分化、演变时代......
<正> 安藤昌益(1703—1762)江户时代中期以后具有独创性思想体系的杰出思想家。从现存的遗稿中我们看不出昌益在幕末主要思想流派......
<正> 1868年倒幕维新成功,明治政府取代了德川幕府。为推行近代的学校教育,政府于1872(明治五)年公布了《学制》。这是一个仿效法......
150年前,随着明治维新的展开,中日两国在来自西方的"近代"和"文明"标准下渐行渐远,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更使两国关系发生了逆转,......
<正>古代东亚的中华秩序,影响深远。日本学界自20世纪初以来,围绕日本与"中华秩序"的关系展开了多方探索,不仅提出了"朝贡体制""册......
<正> 在中国宋元明清哲学思想史上,曾出现过朱子学、阳明学、考据学、实学等学派和思潮。它们各领风骚,相互颉颃诘难,为后世学者所......
由《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组成的“四书体系”,是中国儒学经典结构的重要内容,它的形成过程与理学的发展脉络相表......
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思想广泛地渗透于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影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而且根植于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传......
简论儒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辽宁教育学院关松林关于儒学初传日本的时间,目前学术界尚无考证缜密的界定。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应......
走进古史传说时代———读宋健同志《超越疑古走出迷茫》有感夷寅1996年5月21日的《光明日报》刊登了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
"古学"与"国学",是日本近世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各自的集大成者荻生徂徕和本居宣长,取向上有差异,话语上有分别,但学脉上有关联,......
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的发展是沿着两条线索:一是在理论层次上,出现了朱子学、阳明学、古学派等流派;二是在实践层次上,儒学被武士、町......
<正>1925年7月,王国维在清华大学做了一次题为《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的公开演讲。一开始便提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
<正> 日本儒学是从中国儒学中吸取滋养,以中国儒学的发展为原动力而逐步成长的。公元5世纪初的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人王仁将《论......
日本江户时代的古学派,以“反宋学”而著称于世。在批判宋学的过程中,山鹿素行、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等三位古学派的重要人物对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