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成相关论文
戏曲发展至晚明时已经进入繁盛时期,戏曲创作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作品层出不穷,蔚然大观,这给戏曲批评的出现提供了丰饶的沃土。另一......
戏曲理论发展到明代,已经蔚为大观。到了晚明,新出现的戏曲品评形式经过吕天成和祁彪佳的努力,已经成熟并惠及后世戏曲理论的发展。祁......
吕天成的《曲品》是中国古代戏曲品评批评的开山之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戏曲理论。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曲品......
被称为“文献名邦”、“东南名邑”的余姚,历来是一片戏曲热土,早在明代就孕育出了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
境界是中国古典戏曲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吕天成在《曲品》中运用“境界”这一术语评判戏曲作品的成败得失。本文重在阐述吕天成“境......
吕天成在《曲品》中提出,事件的选择要注意其奇特性、真实性及其道德教化功能,传奇的突出特征就是“奇”,戏曲要以真实事件作为根据,但......
明汲古阁刻本《六十种曲·四贤记》凡38出,叙元代乌古孙泽、妻杜氏、妾王氏、子良桢一家四人忠孝节义事。此本传奇,系万历间江苏......
吕天成的<曲品>和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以独特的批评样式前所未有地评论了有明一代的戏剧创作状况.本文将采用量化的比较,透......
吕天成《曲品》中的“当行”观兼具“填词”与“作法”的双重意涵,二者相辅相成,但在具体阐释中以“填词”为主,以“作法”为辅。就“......
吕天成的《曲品》是明代曲论中的"双璧"之一。20世纪以来,随着《曲品》各种抄本的陆续发现,关于《曲品》版本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
杨慎词曲兼擅,其词作共计366首,曲作近300首,其中小令271首,套曲19首,其[罗江怨]诸作在当时就脍炙人口,其它如记行的套曲[仙吕点绛......
在戏曲中,戏曲的所有情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些情节安排的是否合理,就决定了这出戏曲的品质。在对于情节的安排中,吕天成认......
<正> 尽管悲怨伦理观在先秦是那样发达,尽管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在汉唐是多么盛行,尽管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剧种的悲剧样式,中国......
本文从《金瓶梅词话》与《花营锦阵》、《绣榻野史》之间的关系入手,进一步论证笑笑生就是屠隆.文章首先指出现存晚明署名"笑笑生"......
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曲律》指出:“吾越故有词派。”将徐渭、吕天成、叶宪祖、史槃、王澹等戏曲作家归入这一流派,被后人称......
期刊
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姚文放诗化的哲理一旦我们跨进中国戏剧美学的理论殿堂,便马上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诗意的天地之中,论曲诗、......
明嘉靖至万历年时期是中国古代戏曲尤其是明传奇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此前自元代以来早已形成的戏曲格局发生了......
吕天成《曲品》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品评批评之作。它的成书有深刻的客观原因和微妙的主观因素。明代传奇作品的繁荣、受众及戏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一、当行与本色的涵义“当行”“本色”二词在古代戏曲理论中讨论颇多,实并不源于曲。明代著名曲家王骥德云:“当行本色之说,非始......
【正】 一、沈璟戏曲理论的两个主要内容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是我国戏剧史、戏剧批评史上重要流派之一。这个在明代万历、天启、崇......
<正> 一文学品评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种类。它是中国最早形成的自觉的文学批评形式。文学品评出现于文学走向自党的六朝时期......
明代戏曲家吕天成(1580~1618)的专著《曲品》,是第一部较成熟完善地运用品评这种批评方式评论戏曲的理论著作,将传奇产生以来的数百......
<正>本文以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高奕《新传奇品》等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戏曲品评批评的定品原......
吕天成《曲品》是戏曲论著史上的第一部"品"曲之作,其所"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南戏作家,一为南戏作品。在作家评论方面,吕天......
"曲品"作为明代戏曲批评的重要形态,对诗文等品评范式有所移植借鉴,具体为溯源得委的流派意识、品第高下的比较意识、意象譬喻的审......
<正>在我国明清时期,有些藏书家、出版家,对我国古代戏曲作品收藏、整理和出版,都有过不同的贡献。正由于他们不断的努力,把我国古......
<正> 在明代曲坛上,沈璟不仅是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也是位多产的剧作家,他一生著有传奇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此外还编有《串本......
<正> 王思任不仅是明末著名的散文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戏曲批评家。称他是戏曲批评家,因为在其诗文集中保存了至少有四篇专门论......
<正> 现代学术界在评论明代中叶沈璟与汤祖显的一场学术争论时,多倾向于扬汤抑沈。人们虽然也承认沈璟曲论一定程度的学术价值,却......
<正> 据说,我国戏曲史上有过那么一场大辩论,即明代万历年间爆发的“汤(显祖)沈(璟)之争”,并且扩而大之,说是以沈璟为首的“吴江......
<正> 《鸣凤记》是明代有名的忠奸斗争戏。当权奸严嵩死后不久,作者就把他祸国殃民的罪行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剧本愤怒地谴责了严......
<正> 一 十七世纪初期,当吕天成在曲坛上飘零一生,凄然离世的时候,祁彪佳正值少年得志,“成进士,除兴化推官,”走上了毕生从事的宦......
吕天成《曲品》是中国古代戏曲品评批评的开山之作,当有丰富的戏曲理论思想。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曲品》鲜有研究的音乐美......
【正】 一、关于“汤、沈之争的关键”陈建华同志在与我商榷的文章中提出:“汤显祖按照江西的地方腔调谱曲,而不是按照吴江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