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电影相关论文
“抗日神剧”的出现与热播是过去十年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当下角度而言,它既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向之一,也是中国影视文化的组成部......
“抗日神剧”的出现与热播是过去十年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当下角度而言,它既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向之一,也是中国影视文化的组成部......
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使中国革命文艺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继中国文化界救国会成立后,1936年初上海影界救国会......
在文艺大众化的影响下,左翼电影提出“电影大众化”口号,试图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驱动电影创作,以电影的“大众化”来“化大众”.初......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是中国承前启后的一段电影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以题材的丰富性、中国电影人对于电影事业艺术的深......
国防电影实则从属于左翼电影运动的一部分,通常将1936年到1937年之间我国拍摄的带有反帝反封建等进步内容的电影称为国防电影,可分......
从历史源流上看,抗战电影就是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国防电影,而国防电影又是1930年代左翼电影的升级换代版。中国电影制片厂1940年摄制......
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市民电影,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社会批判立场,就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的贺岁片《压岁钱》而言,一方面,发掘、表现世......
<正>一、前面的话联华影业公司1936年出品的有声片《迷途的羔羊》1(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复制收藏,湖北电影制片厂1982年洗印),我直到2......
<正> "国防电影"是电影界于1936年5月至1937年"七·七"事变期间提出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从历时性角度上讲是"左翼电影"的一种延伸,......
左翼电影运动从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发表的《最近行动纲领》始,至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上海被迫终止。对这一论题作......
《十字街头》与1937年所有的新市民电影一样,既有左翼电影元素的片段式借用,又有国防电影的时代精神点缀。相对特殊的一点在于,由......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是史有定论的国防电影。作为国产主流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电影和新市民电影既是电......
193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有新、旧之分,宣扬抗日救亡、为弱势阶层发声的左翼电影属于新电影,这是学术界多年来的公论。但研读现存的......
在中国电影史上,费穆是一位被忽视的导演,建国以来的电影史料对其鲜有介绍,即便偶有提及,也满是贬抑之辞。究其原因,主要是费穆作......
对“红色经典电影”的研究,以往其起点大多指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量出现并形成模式的革命题材电影,源头是1942年的“延......
【正】 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鲁迅指出,所谓“国防文学”实际是不折不扣的卖国文学。他愤怒地抨击夏衍的《赛金花》一剧说: “在我卧......
1936年底,由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壮志凌云》在经历上海租界工部局的禁映和重审风波后终于化险为夷,获准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这......
新市民电影原则上都会在政治上持保守立场,反映和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采取相对温和的批判态度,同时奉行新技术主义的制片路线,并以此作......
蔡楚生编导的《王老五》(王次龙、蓝苹主演)既不是国防电影,也不是左翼电影,而是属于新(兴)电影(运动)的新市民电影。新市民电影一般会在......
国防电影是教育电影在民族主义话语下的延伸。国防电影的兴起将电影创作提高到民族主义的维度,拓宽了电影创作的视角,提高了电影创作......
本文讨论的是费穆的两部寓言化抗战片与"国防电影"历史话语的区别和联系。费穆在这两部影片中试图创造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的反战表述......
1936年,在国防电影运动和新市民电影的合流夹击下,左翼电影如《孤城烈女》,多少显得落后于潮流变迁、成为左翼电影大潮过后的余波......
资料显示,从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到1938年年底,内地的国统区和香港电影界一共拍摄上映了17部抗战题材的国防电影,但至今只有一部......
1936年中国电影界兴起的国防电影运动,既可以看做是左翼电影在新时期的新面貌,也可以视为左翼电影的强行转型,二者间存在着紧密的......
通过对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1922—1936年中国早期国产电影文本的实证性分析就会发现,1932年之前属于旧市民电影时代,在此基础上......
1936年11月,著名导演费穆拍摄了有别于其以往风格的电影《狼山喋血记》,以寓言化的叙事方式表现了抗日的主题。作为国防电影的开山......
程季华同志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在一九六三年二月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电影界的重视。该书广为搜集资料,并力图以马列主义、......
<正> 大后方抗战电影的理论建设,是在抗日战争这一非常状态的历史环境下实施的。战争初期“关于国防电影之建立”的讨论和战争中期......
《壮志凌云》最大程度地剥离了左翼电影元素与左翼思想根源之间的产权关系,成功地借用国防电影的外壳转型上市,进而为不同党派、阶......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再次证明,作为国防电影升级换代的母本,左翼电影与1949年后新中国电影的思想品质和艺术......
作为标准意义上的国防电影,联华影业公司1937年出品的《春到人间》,不仅在以往的电影史研究中备受冷落和曲解,在现今的中国电影史......
马徐维邦导演的《夜半歌声》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恐怖片,而再次观看好莱坞影片《歌剧魅影》和《夜......
联华影业公司于1937年1月公映的《联华交响曲》,既是公司历史上仅有的一部集锦片,也是左翼电影余绪和新兴的国防电影的双重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