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沿革相关论文
在清代,甘肃全省各级政区机构计有省、道、府、州、厅、县等。其中的道,是介于省与县之间的一级重要建制,大致相当于今之地区一级。全......
本文以唐朝鼎盛时期的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为时代断面,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复原唐朝置在岭南东道的行政区及其变迁过程,内容包括都......
本文以唐朝鼎盛时期的天宝十三载(754)为时代断面,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复原唐朝置在淮南道的行政区及其变迁过程,内容包括都督府、方......
自隋唐以来,广大东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其在全国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东南地区的崛起,除了人口大迁移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外,与其......
隋末唐初,河北地区是农民起义军活跃的地区。农民起义导致隋朝在此地区的行政能力急剧削弱,行政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部分郡县由于战......
袁州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始于隋开皇十一年(591),至1912年被裁撤,其名称、隶属、治所和版图均少有变迁,体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这主要是由......
安亭是上海最早成陆的地区,孙吴时期已有居民聚居地。其发展前后历经1800余年,经济文化发展尤其引人瞩目。南宋建置是对安亭地区发......
【正】十六国时期诸政权并立,战乱频繁,各国统辖之地常有盈缩,其政区建置也随政权的更替多有变化,加之有关此时期的史料匮乏,这使......
作为传统的经典学科,历史学研究很重视从业者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前辈曾说过,一个合格的历史学研究者,必须掌握四把钥匙,即目录、年代、......
《山西省政区沿革地图集》是一部系统表示从先秦时期直至2019年山西省所辖范围的省、地、县、乡级行政区划的设置、调整与变化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为乐教授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2002)》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2万字,纵观中华......
在翻阅两汉文献的过程中,右扶风以其官、地同名而吸引笔者的注意。进一步搜集两汉时期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右扶风的文献记载较为可观......
松江本是东海滩上大潮沟,随太湖形成而成为泄水河道,并在汉代以恢弘气势得名.历来学者视其为<禹贡>'三江'之一.本文认为&#......
明清以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政区变更主要发生在各政权初期进行全国政区调整之时,中央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统一部署是主要动因。......
期刊
两宋交际之时,宋金双方在嘉陵江流域反复争夺进而形成对峙态势.出于政治军事需要宋金双方都曾在此进行行政建置来彰显各自的统辖权......
针对目前湖北省政区历史沿革的研究大多采用纸质地图记录的方法,而通过信息技术动态展示的形式还相对较少这一现状,本文提出湖北省......
新近公布的荆州纪南松柏汉墓35号木牍是研究西汉南郡政区地理的重要材料,同时木牍文书所涉侯国也反映出汉代侯国制度的一些问题。......
<正>"江南西道"是唐开元年间所设立的十五道之一,包括今天的湖南、江西两省全境,以及贵州的东部、安徽南部和广东北部一小块局部区......
<正>修志工作既是一个地方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新修方志开展以来,方志编纂的主体是各地方志办的同志,尽......
本文所要考察的“江东”地域是睿宗、玄宗年间开始存在的包括宣州在内的江南东道这一监察区域、地理区域,安史之乱爆发后常分置浙......
<正>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形成是多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移民和政区沿革是这些因素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换句......
<正> 沿革地理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溯源可上推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宋代以来,沿革地理日益发展,到了清代,这一学科......
期刊
两汉时期分封与郡县并存,作为两汉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郡,是两汉地方行政的最高权力机关,与两汉的兴衰、治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以......
本文以南朝梁陈隋唐时期浙东地区的政区沿革为主体,从史料中梳理出浙东地区州郡县的设立和省并,对比不同的史料记载,考证文献之间......
<正>2015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15题如下:15.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A.汉代益州郡B.唐代扬州C.宋代扬州D.元代顺宁府答案为D。......
<正> 近10多年来,西南、全国及港台学者对西南历史地理作了一些开拓性研究,取得了许多十分可喜的成果.一、西南历史政治地理方面取......
中国疆域广大,如何通过行政区划来克服空间距离上的限制,建立中央与地方的良性关系,一直以来是执政者的重要工作,也始终考验着执政......
<正> 1989年9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和第二卷。该书为国家“七五”规划科研项目,顾问为谭其骧、李建才......
隋代对行政区划整顿改革最为典型:一是罢州置郡,以郡统县,减少地方行政层次;二是存要会闲,并小为大,压缩各级政区数字;三是裁减了约10万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