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苞相关论文
人们从业观的变化是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由闭锁而开放,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东来,使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基础发生裂......
李凤苞(1834-1887),字海客,号丹崖,江苏崇明人。1878-1884年任驻德公使,受李鸿章之命,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两艘铁甲舰和一艘巡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一筹设海防、建立海军,是李鸿章“洋务”建设的中心,也是清政府所谓“自强”的主要方面之一。自1875年5月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的研究早已为学界所关注,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关于驻外公使的群体构成与知识结构,目前还未有人研究。笔者认......
<正> 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左宗棠奏请创设的福建船政学堂(原名“求是堂艺局”)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1877年(光绪三年),洋务......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科技著作翻译机构,在中国近代科技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综合各种原始......
本文旨在阐述晚清上流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构成的特殊群体与早期近代化运动的关系,并由此透视这一运动过程怎样通过人的因素而发生......
郭氏的遭遇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清末王朝的腐朽没落,那些攻击郭氏的保守派,则在历史上留下了小丑的可憎面目。独立的主权国家间互派......
<正> 一黎庶昌是作为参赞在光绪二年(1876年)随郭嵩焘出使英国的。光绪三年(1877)十月,他改任驻德使馆参赞,随刘锡鸿去了柏林;四年......
李凤苞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翻译家。李凤苞早年从事舆图测绘,编制了中国近代第一张全球地图,对于近代军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晚清时期,随着诸大臣的不断出洋,涌现出了大量的星轺日记。这类日记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认识西方的重要文献。值得庆贺的是。近......
李凤苞是晚清第一批走出国门的驻外使节之一,1878~1884年先后任驻德、奥、意、荷、法等国公使。李凤苞不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占有......
李凤苞在出任驻德公使期间,在伏耳铿船厂定购了铁甲舰“定远”和“镇远”,以及穹甲舰“济远”,三舰日后成为北洋海军的主力舰。但是,在......
1879年后,晚清海防形势日益严峻,清政府撇开赫德,委派李凤苞、徐建寅主持购买铁甲舰;李凤苞、徐建寅主持购买铁甲舰的曲折过程及其......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人物。他与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前的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均有关系。他在担任直隶总......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对外战争.李鸿章作为清廷重臣,参与了中法战争的一些活动.探讨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活动及其思......
北洋水师主要外购舰船中,有五艘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学者论及北洋水师购买德舰,主要是从质量、价格入手分析购买动机。实际上,采购......
《李星使来去信》是北洋军械局与李凤苞之间的信函汇总。这批信函透露了大量的海防史资料,是《李鸿章全集》等资料的有益补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