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粘虫相关论文
用万寿菊根作为实验材料,用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作溶剂对其进行了索氏法提取、温浸和冷浸提取,以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枣尺蠖和枣粘......
1.春季发芽前的防治技术冬枣树的树洞、树皮裂缝和病虫枝,是病菌害虫的主要越冬场所。春季枣树发芽前刮树皮,堵树洞,剪病虫枝,然后......
1金丝小枣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1.1芽期病虫(4月中旬~5月中旬)。从金丝小枣发芽到现蕾期主要的病虫害有19种,以危害嫩芽、叶片为主的......
枣树春季管理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期。当前正是枣树开始生长发育的时期,切实做好枣树春季管理,对于夺取今年大枣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
枣树卷叶蛾,又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枣粘虫、包叶虫等,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 该虫在华北各地均有发生,最近几年在河北中南部发生比较......
枣绮夜峨 主要危害枣树叶、花和幼果。枣树花期,幼虫往往在花序中吐丝,把花缠在一起,藏于其中,啃食花部器官,故又名枣花心虫。大龄幼虫......
冬枣是从大枣的变异株中选育出来的1个枣树新品种,因在立冬后成熟,故称之为冬枣。冬枣个体较大,最大的可达到82克,营养价值高,其合糖量2......
俗话说"要吃梨,刮树皮".果树刮皮是冬季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增强树势,防止树体过早衰老,而且可以消灭在树皮裂缝中......
枣粘虫,又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贴叶虫,卷叶蛾等,是为害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大枣,近年来在河北省发生日趋严重.为害时幼虫......
一、适时施肥1.幼果期追肥幼果期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宜,不能追施单一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等,防止促发枣头、枣吊出现第二次延......
枣树种植、见效快,经济寿命长,我县不少地方栽种,但都存在管理粗放,轻视病虫危害,如不改变这种状况,将会严重影响枣树在我县的发展。观察......
科学地防治枣树虫害,是枣树获得丰产的可靠保证.枣树虫害防治,应从枣树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在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同时,因......
<正>枣树为我国理想的生态经济林树种,原产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铁秆庄稼"之称,抗旱、抗湿,耐瘠薄、耐盐碱、耐严寒(<-33.8℃),耐......
3.其他虫害的防治①枣粘虫 又名卷叶蛾、枣实蛾、包叶虫和粘叶虫。危害症状 以幼虫吐丝危害枣树的叶、花、果实,严重时使红枣产量明......
1 为害特点又名枣镰翅步卷蛾、贴叶虫,属鳞翅目卷蛾科,主要为害叶片,它以幼虫吐丝缠卷叶片做包取食,并串食花蕾、花及幼果。后期幼虫将......
枣树结果率和枣树花前的管理有极大的联系,若不对枣树进行花前管理,很容易导致枣树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导致枣树树体缺乏营养,直接影响枣......
佳县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红枣之乡,红枣产业是佳县的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更是山区......
从1976年至今,对枣粘虫性信息素的成分、结构进行了测定;人工合成了枣粘虫性信息素并制成聚乙烯塑料管诱芯;还系统地研究了枣粘虫性信息素......
一、枣树优质丰产栽培要点(一)栽培地点选择。红枣生态气候适应性强,喜温暖,半湿润,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生态气候环境,尤其是在......
【正】枣树适应性强,易栽植,而且枣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在我国广泛栽植。我县新老枣园分布广泛,但多疏于管理......
11月至翌年3月 解草把,刮除老树皮,锯除死枝、病虫枝,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叶螨、枣粘虫、枣实虫、绿刺蛾、甲口虫(灰暗斑螟)......
<正>青枣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木本树种,干、鲜果兼用。浙江省东阳市是南方重点产枣区之一,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东阳青枣主要......
枣粘虫[Ancylis(Ancnylopera)Satiuva Liu]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我区产枣县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从枣树萌芽一直为害到红枣采收。......
枣尺蠖、枣粘虫和小灰象■是我省枣树上三种常见的害虫。由于它们都在枣树萌芽期发生,食害嫩芽和叶、花,因而危害性很大。虽然较易......
研究了枣粘虫(Ancylissativa)成虫交配行为生态学.结果表明,越冬代成虫的交配高峰期为暗期60~80h,交配活动以羽化后2~3d表现强烈.环......
枣粘虫的发生与防治枣粘虫,又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贴叶虫,卷叶蛾,包叶虫等,是为害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大枣,近年在河间市发生日......
平遥县位于山两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端,全县有14个乡(镇),其中8个乡(镇)的老枣树比较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平川和丘陵区。目前有老枣树1.57......
金昌一号是近年来选育的大果型干鲜兼用枣树新品种,从壶瓶枣中选育而成。2003年9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委员会的良种审定(编号:晋S-......
利用枣粘虫聚乙烯塑料管性诱剂对枣粘虫进行了迷向防治试验。迷向剂量分150、300、450、750和1500μg/株5个水平。迷向效果用六个......
采用单个性信息素腺体的分析技术,研究了枣粘虫(AncylissatovaLiu)第一代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的精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枣粘虫的性信息素由4个组分组成,即......
枣粘虫是我国红枣产区的重要害虫。为探求防治新途径,对成虫生物学与性引诱进行了初步研究。枣粘虫一年发生三代,各代成虫发生的始......
从1984年开始,我们对枣粘虫合成性激素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1.采用激素捕蛾结合期距法,进行枣粘虫发生期预测,简单易行......
1985年以来进行研究。枣粘虫越冬蛹的分布规律是,枣树主干越粗,其树体上越冬蛹就越多,而且主要分布在主干上,南面树体上的数量又多......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枣粘虫诱芯(A、B、C、D、E等共11种诱芯)田间筛选试验,筛选出诱蛾效果最佳的诱芯为L,累计诱蛾量为L〉M〉A〉K〉B〉C......
枣树在新郑市栽培历史悠久 ,特别是新郑 8月鲜枣具有个大 (平均果重50 g ,最大 80g)营养丰富 ,干鲜易加工等特点 ,在国内外市场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