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堂相关论文
明清以来的萍乡长期存在溺婴恶俗,地方官吏与民间社会针对这一恶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禁止,如萍乡的地方乡绅和宗族组织相继主导建......
清中前期法国传教士对幼童的传教主要表现为利用中国本土传道员进入育婴堂、寺庙等地给垂死的儿童完成洗礼仪式。天主教传教士强调......
[关键词]选取史料,命题立意,论从史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5—0046—03 2009年......
清代慈善活动比较发达,其救济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慈幼,如育婴堂、育婴善会、孤儿院等所开展的活动;二、养老,如养济院和普济堂等......
主持人:上一期,我们通过档案见证了长芦大盐商们的鼎盛繁华以及逐渐式微。在这一集中,我们继续在档案中探寻长芦盐商的风采。“急公好......
早在10年前,国内就开始兴起“密室逃脱”这一线下娱乐活动,近两年间,以《明星大侦探》为代表的一批综艺节目热映,将它带到了更多大众面......
前不久,作家刘心武因续写经典名著《红楼梦》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虽然受到国内一些红学家的抵制,但是国内红学泰斗周汝昌称赞刘心......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杭州的锡箔商兼典当商、被称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的著名学者、“八千卷楼”主人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
近代南浔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不安,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救助的对象。富商阶层的形成为南浔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
清代社会保障事业普遍兴起,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种慈善救助机构、组织在全国广泛设立.在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创设了......
有些账,法国人算得特别清楚。一百多年前,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学名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末名士陈季同曾在法国生活。一天,碰到一......
宋文治,不知何氏之子,娄江宋家将这个面目极俊秀的宁馨儿从育婴堂抱养回家,数年之后新金陵画派中有了一位宋太湖。宋文治善画江南......
清代苏北地区的育婴堂事业取得显著的发展,育婴堂几乎遍及当时苏北各州县。虽然部分州县的育婴堂仍由地方官员倡导或建立,但民间力量......
同善堂,是东北地区规模较大、历史比较悠久的慈善机关。从晚清到民国期间,在动乱不堪、列强掠夺、内战频繁的年代里,同善堂为社会稳定......
育婴堂是清代最为普遍的善堂,主要收养遗弃男女婴孩。保定育婴堂作为直隶省城最重要的婴孩救济机构,对于承领婴孩有着严格的管理规......
清代云南慈善事业起步较早,善堂数量较多。昆明的主要善堂有育婴堂、普济堂、掩骼会等。到雍正末期,三个善堂运营积弊丛生。育婴堂......
摘 要: 育婴堂作为收养遗弃婴孩的慈善机构,在清代发展迅速,并对地方救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清一代,泰州的善堂多种多样,尤以进德坊育婴......
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是上海天主教会的重要传教机构,也是闻名全国的天主教慈善机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中,以婴儿......
古代官方的儿童社会救济从宋代开始设置,发展到清代,育婴堂已成为儿童救济的专门机构。本文以清代扬州育婴堂和京师育婴堂的建立与......
育婴堂是清朝初期担任骨干角色的一类慈善组织。为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杀婴、弃婴问题,地方精英分子和政府开始着手建立拯救婴孩的慈......
晚清时期出现的直隶省城保定育婴堂是收养失依儿童的慈善救助机构。清末民初之际,保定育婴堂在堂内儿童的食宿生活与医疗教育、儿......
丁宝桢关于“天津教案”的一件手书信札,是笔者于1995年10月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举办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购得的。这件丁宝桢手书信......
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及相关资料,对武陵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历程作了详细的回顾:建国前武陵地区的幼儿教育主要以非正规的家庭口传教育......
清代闽江上游地区育婴机构数量众多,其发展经历了兴-衰-兴的过程。育婴机构主要接受女婴,由地方士绅出任董事,负责管理,其资金来源......
基督教很早就传入中国,在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基督教会在华影响扩大。教会慈善事业是基督教会在华事业的......
福建省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势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大量的入闽传教士为了实现所谓“中华归主”的理想,把目光触及到所有可能影响国人心......
本文研究主旨有三:1、对传统中国民间有关残损人类肢体以制药的行为进行考察。2、分析这种行为如何被制作成谣言而传播开来,从而转......
<正>天主教堂亦称沈阳南关教堂,位于沈河区小南街南乐郊路40号,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法国传教土方若望所建。光绪二十六年(......
<正>公元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一章程把学前教育第一次正式列入学制系统,即在初等......
清代的育婴堂是统治者极力倡导,官绅、民众积极参与设立的专门哺育和照顾溺婴或弃婴的一种慈善机构。近三十年来,学界就清代育婴堂......
清代以来福建地区溺婴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发生了从男女皆溺到专溺女婴的转变,并呈现贫富皆溺的特征。基于地方志的资料记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