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床旁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结肠透析对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A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血浆置换+血液滤过;B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肠透析;C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腹胀、肠鸣音、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CTSI)、血淀粉酶、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α(TNF-α)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治疗后A组与B组及C组比较:其腹胀明显改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7天A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降钙素原和TNF-α、内毒素(Endotoxin)、血淀粉酶均比B、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1天、3天、5天、第7天,二组患者CTSI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B组与C组比较:其腹胀明显改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7天A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降钙素原和TNF-α、内毒素(Endotoxin)、血淀粉酶均比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早期结肠透析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清除内毒素,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肠道黏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