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人们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做出决策的过程,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跨期选择要求决策者在当前小利益(小损失)与未来大利益(大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后做出选择,可以看作是基于时间维度的一类决策。而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作为一种与时间维度相关的人格特质,越来越受到跨期选择研究领域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跨期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从折扣模型和单维占优模型出发,通过结果拟合与过程检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的跨期选择偏好,并进一步分离收益情境与损失情境,以验证符号效应的存在。实验1对高、低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在不同延迟时间条件下的延迟折扣率k值进行比较;实验2中,考察了收益情境与损失情境中高、低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在不同延迟时间条件下跨期选择偏好的差异,同时还探讨了维度间差异比较对跨期选择结果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相比于低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高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的延迟折扣率更低,且更偏好延迟奖赏。(2)在收益情境下,高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更偏好延迟奖赏,低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则更偏好即时奖赏;在损失情境下,高、低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均偏好即时选项。(3)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收益情境下,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维度间差异比较可以预测个体的跨期选择偏好,在损失情境中则不具有预测意义。(4)决策过程中的维度间差异比较对跨期选择偏好预测表现为,个体认为金钱维度差异更大则倾向于选择延迟长且金额大的延迟奖赏,个体认为延迟维度差异更大则偏好延迟短且金额小的即时奖赏。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揭示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对个体跨期选择的重要预测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从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方面的角度分析,证明维度间差异比较同样可以预测跨期选择偏好,结果支持了单维占优模型的假设,丰富了现有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