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义:广义的农产品是指——包括一切自然的、人工种植的农业经济作物以及农、林、牧、副、渔业的原生物产品及初加工、深加工产品;也包括利用原生物产品,单独或综合加工出的食用制品(如: 大米、奶粉、果汁、罐头……)等;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一提到农产品、食品在流通领域存在的质量问题,就使人联想到近年来多次披露、报道过的“四川毒大米、金华毒火腿、河南毒奶粉、山西假酒……”等一系列事件。以至于卫生部高级官员,今年五月就“毒奶粉”等一系列事件表示感叹、担心“如此发展下去,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可放心食用?……”。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有生产制造者恶意造假问题,有产地相关部门管理不力,有物流过程监督失控, 有目的地市场混乱等诸多问题。其中物流过程对“问题农产品”的流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防止出现“问题农产品”,不但是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当考虑怎样加大监管力度,也是物流行业应当研究如何利用农产品的流通特性,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过程进行监控,杜绝“问题农产品”的出现。本文就:物流与农产品的相互关系。着重从国内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目的、组织形式、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辅助政府职能部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进行监控;提出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解决农产品物流的监控方法;提出了规范农产品物流程序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加强检验检疫在物流过程中对农产品流通的监控作用,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保障流通市场农产品的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