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省位于热带,在旱季主要使用地面火箭、暖云烟炉对当地的热带对流云、积层混合云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热带对流云发展分布不均、生消变化频繁,给人工催化作业的效果检验带来一定难度。针对海南省热带对流云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物理检验,利用自主完成本地化移植开发的TITAN系统及其风暴自动追踪技术,建立了基于WEB网页版的业务化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物理效果检验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基本上实现了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物理检验的业务化,通过自动快速追踪、识别作业云和对比云,利用TITAN导出的雷达二次参数对催化云作业前后进行对比,根据自动识别的对比云进行对比分析人工催化后自然云和催化云的变化差异,快速生成人工增雨物理检验报告产品,提高了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的科学性。系统平台的主要思路如下:1)对比参数选取选取了多普勒雷达常用的回波顶高、平均反射率、最大反射率、最大反射率高度、投影面积以及TITAN导出的风暴体积、降雨量和降水率、体积中心、反射率中心、降水速度共11个物理参量进行物理效果的评估。2)人工增雨物理检验制作海南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系统分为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模块。从增雨作业资料库中点选需要进行物理检验的个例,系统自动进入人工增雨物理检验步骤。3)物理检验对比时段TITAN基于多普勒雷达基数据导出了海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物理检验的设计主要是基于TITAN对风暴识特性的识别来实现。在设计中主要是对雷达体扫回波的特性结合时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检验时间段为:作业前N个小时,作业后M个小时、M、N可配置,文档中设定作业时间为O点。考虑到海南省热带对流云生消快,一般生命史多在2h以内,因此火箭人工增雨物理效果评估将作业时间最近时刻的雷达参数为节点,业务平台一般向前取1h,作业后取2h(或目标回波消失)。将作业前1h到作业后2h内的雷达导出参数每6min间隔分别进行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需要系统重新进行配置)。4)对比云的自动选取根据作业云生成时间和空间位置,自动对作业云周边的对流云进行比对,在作业前从已经生成的云中查找出回波参量及其变化特征与目标云最相似的云(相似度最高)。系统在海南省地图上(WEB)叠加多普勒雷达组合反射率图,每个对流云TITAN分别进行编号,作业云和对比云均以TITAN的编号分别以不同颜色标识符号进行标识,5)检验方法分别对作业云和对比云的11个雷达参数或TITAN导出的物理参量进行进行相似度计算,系统将计算的物理参数相似度进行列表,用户根据相似度的匹配情况(或用户实际需要)选择需要进行对比分析的物理参数,系统分别以两种颜色自动绘制作业开始前1h、作业后对比云、作业云物理参量随时间变化的演变趋势折线图和作业时间分界线。6)效果检验报告产品的导出系统自动跟踪作业云和对比云在人工增雨作业前后的回波参量特征,绘制雷达回波参量随时间的演变趋势,以图表形式给出作业云和对比云变化特征的对比结果,手工添加部分作业过程的描述和对比分析文字后就可以快速生成业务化的对流云人工增雨物理效果检验word文档产品报告。7)系统运行总结系统利用TITAN风暴追踪技术建立对流云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平台,可以快速识别作业云‐对比云,自动计算作业云和对比云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选择两者对比的雷达参数,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认为判断的误差,提高效果检验的科学性,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和快捷。2017年投入业务运行以来不断优化,针对对流云发展演变过程中云的并合、分裂导致TITAN追踪失败的bug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基本达到中国气象局"五段式"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