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以及影像学表现,希望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材料及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腹部纤维瘤病56例。20例患者行CT及MR平扫+增强扫描,36例患者仅做了CT平扫+增强或MR平扫+增强扫描。手术切除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56例肿瘤均为单发病灶,直径约2~16cm。分别位于小肠系膜、盆腔、腹膜后、腹壁。肿瘤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部分形态不规则。其中2例包绕小肠,2例肿块包绕右侧/左侧输尿管及肠系膜血管伴有肾脏及输尿管积水,3例术后1~3年肿瘤复发。CT平扫示肿瘤大部分均为实性肿块,大部分病灶呈轻度进行性强化。MRT2WI上17例呈等及低信号,8例病灶T2WI上呈稍高及高信号,病灶强化明显。术后随访肿瘤复发3例。术后病理:全部病灶质韧无包膜,肿瘤由形态较一致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像,染色质均匀。细胞外胶原纤维内含有数目不等显著扩张的裂隙状血管。结论纤维瘤病少见,术前影像学是诊断此肿瘤的主要手段。尤其MRT2W上信号的高低以及肿瘤强化程度可以反映肿瘤的病理组织结构,对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手术时间及术后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