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以其丰富的功能和便携的体格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当然,它在给大学生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导致大学生在无法使用手机时出现极端的情绪变化,甚至严重的躯体生理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手机成瘾。那么不同特质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有研究表明羞怯是网络成瘾重要的预测因素。为了有效避免羞怯个体遭遇网络成瘾,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了羞怯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机制。以543名大学生为被试,用采用羞怯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的焦虑分量表分别测量了被试的羞怯水平(包含寻求赞成、表达的自我限制、自责和对拒绝的恐惧四个因子)、自我控制水平(包含冲动控制、健康习惯、抵制诱惑、专注工作和节制娱乐五个因子)、依恋焦虑水平和网络成瘾水平(包含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四个因子),考察了羞怯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和焦虑依恋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发现,个体羞怯水平正向预测网络成瘾,自我控制和依恋焦虑在羞怯和网络成瘾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一方面,羞怯通过降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导致手机成瘾。另一方面,羞怯通过提高个体依恋焦虑水平进而导致手机成瘾。通过本研究结果,可见为了帮助羞怯个体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可以从提高羞怯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和降低个体依恋焦虑水平两个方面对个体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