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式的感知结构在广场舞创作中的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的分支,为提高广场舞创作水平,提升广场舞作品的艺术性,以舞蹈形式的感知结构相关研究为支撑,以广场舞发展特点和现状为依据,进行广场舞创作的相关研究。研究主要概括分析北京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从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动觉形象角度对广场舞的服装、道具、队形图形和舞台运动线、伴奏音乐和吆喝、击掌等、动作的创作进行分析,探讨广场舞创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丰富广场舞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创作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场舞的创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广场舞是在广场空地上,群众自发组织的,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具有娱乐性、健身性、集体性的舞蹈活动,具有大众性、集体性、多样性、健身娱乐性的特点。按广场舞组织形式,分为群众自发组织的健身类广场舞和发起式的商业比赛、表演类广场舞;按广场舞形态,分为徒手广场舞和道具广场舞;按广场舞风格,分为含舞蹈元素的广场舞和含有氧健身操元素的广场舞。  (2)广场舞的视觉形象体现在服装的款式和颜色、道具的选择和运用、图形及舞台运动线中。在创作时应巧妙搭配广场舞服装。道具的使用能够锻炼到更多的肌肉群,应根据练习者的水平及广场舞风格选择相应的道具。队形图形和舞台运动线的设计需根据练习者的练习水平和锻炼的目的,练习水平较高的参赛作品的队形变换要新颖;练习水平较低的非参赛作品只需进行简单的集体直线、曲线运动。  (3)广场舞的听觉形象是以伴奏音乐及参与者、服装、道具所发出的声音来体现。创作时应分析伴奏音乐的风格、曲式结构、节奏类型。适当添加说、唱、击掌、踩踏等听觉元素,以提高广场舞的练习效果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  (4)广场舞的动觉形象主要体现在广场舞动作中,创作者应反复体会创作的动作,对动作有绝对精确的动觉感知,再将动作整理成舞蹈语汇,一般要遵循动作的结构规律,即单一动作——动作语句——动作段落——广场舞作品。创作时,动作应突出作品的风格特征。根据音乐结构、旋律或歌词创编动作,使听觉感知和动觉感知产生共鸣。
其他文献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保防卫术》课程虽然在09年已经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目标定位明确,课程设计较为规范,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出现不少问题,直接影响该课程教学目标的
近年来医学界对亚健康提出了新的概念,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趋势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主要症状表
学位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职业化改革第一年是1995年,伴随着第一位外援的到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纵观整个联赛发展过程,外援的作用可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外援带来了先进的篮
通过对2013新游泳竞赛规则的相关改变的对比分析后,对滚翻式转身技术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验训练和技术研究。通过相关数据指标的对比和滚翻式蝶泳转身技术的实验数据结果的
现代举重比赛是以抓举成绩跟挺举成绩相加的总成绩来计算名次和总分,不管国内的省比赛还是全运会、锦标赛还是国际的亚运会和奥运会。在中国争当体育强国的道路上,举重一直扮
笔者曾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毕业。经过四年的学习,奠定了较系统的播音理论基础。毕业后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工作,至今已有十四年,涉及的工作有播音、编
商业性羽毛球馆是市民进行羽毛球锻炼的主要场地,对于市民而言,如何寻找并预订到合适的羽毛球场馆是进行羽毛球锻炼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使这个过程更加便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在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呈继续增长趋势的同时,速度、耐力、爆发力及身体柔韧性等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却呈下降趋势。高校拥有极大的优质教育资源,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