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联系语在言语交际中几乎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并不影响话语命题内容的表达,但却构成了交际情景中的上下文,表达说话人说话的态度、情感等,表明话语的理解方向,并根据方向寻找话语的关联性。本文在第一章中首先综合叙述归纳了话语联系语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对前人从何时开始研究、怎么研究话语联系语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分别从英语、汉语和俄语话语联系语的研究三方面来综述。语言学界对英语话语联系语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队伍主要分为两大派:连贯派和关联派。连贯派认为话语联系语制约的是关系命题,通过衔接关系表示一种语义上的联系;而关联派则从认知角度出发,以交际者为中心,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并以此明示话语联系语在话语中通过某些语境特征和语境效果而起到一种指导解释作用。而如今关联派的理论似乎更有说服力,对英语话语联系语的研究己逐渐从以语义为中心转向以认知-语用为中心。但是相对英语的话语联系语研究,国内对汉语、俄语的话语联系语的研究就比较少了。理论主要是借鉴国外研究理论成果,自我创新不足;其次对话语联系语的具体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以俄语话语联系语中的态度联系语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文章的第二章对话语联系语进行了理论概述,包括对其定义、特征及其分类都做了阐述,主要收集了众多学者对此的观点和看法,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话语联系语的特征有着大致相同的认识,总结概括起来,包括:1、话语联系语不直接参与话语的命题内容的表达,将它们从话语中移去不会影响话语的命题意义;2、它们对话语的前后连贯具有重大作用;3、它们的意义是非事物性的,是语用的,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表达功能,因此要通过具体语境来分析它们在话语中的意义。不论是对英语、汉语还是俄语中的话语联系语,学者们都对其分类有着各种看法,有的从语篇连贯来分类,而有的从话语联系语的功能来分类。本文根据话语联系语的定义及特征,从语篇连贯和语用功能两个方面俄语话语联系语进行了分类。当然,本文的分类显然还不够完善,这里提出来的仅仅是在言语交际中比较常见的一部分,对于俄语话语联系语的明确分类仍有待进一步推敲和改进。话语联系语,联系的到底是什么?基于连贯派与关联派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两大派别的观点都有所长,但更倾向于关联派的观点,这并不说明否定了连贯派的观点,话语联系语在话语的前后或整个语篇的连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言语交际中,话语联系语真正联系的是话语与语境。它们的意义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语境是话语联系语的意义体现的决定条件,它的意义不是传统语义学视角中的真值条件意义,而是一种加强或指导话语意义理解的语用意义,话语联系语的意义往往是隐含的、说话人主观的,必须在真实语境中实施推导的情况下,才能体现话语联系语的意义。因此,本文的核心部分“俄语态度联系语的语用分析”,以语用功能为分类依据,提取其中最常用的四个类别,并分别抽取一至两个典型词汇作为分析对象,以文学作品为语料,分析各个态度联系语在不同的话语语篇中产生怎样的语用意义。分析主要截取文学作品中带有态度联系语的语篇片段,联系整个作品背景及上下文来看态度联系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说话人为什么要使用该态度联系语,而如果将它们从话语中移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同一作品里相同的态度联系语被使用多次,甚至同一说话人多次使用同一个态度联系语,但它们的意义却不尽相同,而且将态度联系语从话语中移去,并不影响整个话语的命题内容,但是却无法体现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无法给受话人提供理解话语的指导。这就说明了态度联系语的意义并不是语义的,它们的意义是通过具体语境才能推导出,是语用的,从而印证了文章前面的理论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