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人类的重视。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们需要具有生态审美意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生态美育是十分必要的。生态美育是将生态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审美价值观。正是语文学科特有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特点为生态美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全文除绪论与结语外,一共包括五个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生态美育的理论和语文学科下的生态美育的相关综述、论文的创新点及论文的研究方法。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态美育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对“生态美育”的认识及生态美育与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态美育的可行性,为之后的研究作基础。第二部分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生态美育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教学资源丰富,所占篇目的数量较多,并且梳理了语文教材中生态文本的数量和篇目,为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态审美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对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美育实施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课时不足、学生对生态美育的不重视以及对生态文本的阅读不足等制约,生态美育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美育时出现的问题,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美育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从课前挖掘生态文本、教学过程中建立生态审美情境、课后开展有助于培养生态审美意识的活动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促使生态美育在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第五部分主要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态美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从在课前根据单元导语设置不同的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表达得当以及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避免开展的活动流于形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保证生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结语部分再次强调了生态美育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语文教学能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因此,生态美育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时代发展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