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aZnO基薄膜晶体管在逻辑电路中的应用性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InGaZnO为代表的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具有电子迁移率高、截止电流低、稳定性强、均匀性好、可见光透明和制备温度低等诸多优点,有望取代传统非晶硅和低温多晶硅成为下一代主流的薄膜晶体管。基于InGaZnO薄膜晶体管的电路不仅可以应用到显示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柔性电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由于p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普遍较差,难以匹配n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故当前报道的基于InGaZnO薄膜晶体管的电路大多是基于自身的单极逻辑电路,在功耗、抗干扰能力、制备面积和电压增益等诸多方面均落后于基于自身与p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组建的CMOS电路。基于此,本论文首先制备并优化InGaZnO薄膜晶体管,并与p型SnO薄膜晶体管构建CMOS反相器,同时针对p型SnO薄膜晶体管制备困难、工艺窗口窄的问题,提出了以高阻态的SnOx薄膜晶体管作为电阻负载构建电阻负载反相器,作为CMOS反相器的备选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磁控溅射制备InGaZnO薄膜并以此为基础制备InGaZnO薄膜晶体管,探究薄膜厚度、溅射气氛、退火条件以及栅氧化层材料与厚度等诸多因素与InGaZnO薄膜晶体管性能之间的内在机制,并制备出高性能InGaZnO薄膜晶体管。器件的饱和迁移率为10.27 cm~2/Vs,开关电流比高于10~7。通过在氮气环境中200℃退火30 min,器件的饱和迁移率提升为14.99 cm~2/Vs。InGaZnO薄膜晶体管优异的电学特性为后续电路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选用p型SnO薄膜晶体管作为PMOS负载与n型InGaZnO薄膜晶体管构建CMOS反相器,同时对薄膜晶体管和CMOS反相器进行了电学测试,其中SnO薄膜晶体管的饱和迁移率达到了0.82 cm~2/Vs,开关电流比达到了10~3。之后针对不同K值的CMOS反相器进行了研究,当K为20时,CMOS反相器总体性能达到了最佳:最大电压增益为-30.7 V/V,逻辑阈值近似等于VDD/2,有效输入比例达到了88%,但电压增益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3.选用高阻态的SnOx薄膜晶体管作为电阻负载与InGaZnO薄膜晶体管构建电阻负载反相器,解决了电阻负载反相器制备面积大、无法集成等问题,最终实现了全摆幅输出,并得到了-11.8 V/V的电压增益,优于一般的电阻负载反相器,且易制备、稳定性强的电阻负载反相器可以作为CMOS反相器的备选方案使用。
其他文献
太赫兹波处于电子学向微观光子学的过渡阶段,兼具微波辐射与光波辐射的双重特性,因而在太赫兹通信、太赫兹雷达、太赫兹检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放大器作为太赫兹收发前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对发射和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本文对国产InP DHBT(双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开展了小信号建模、太赫兹放大器单片设计研究,并对太赫兹单片封装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InP DHBT小信号
伴随着无线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稳定、轻便的通信设备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天线作为各类收发设备的重要器件,能够实现信号与电磁波之间的相互转换,因此对通信设备的总体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圆极化天线相比于线极化天线,能够有效抑制多径效应与恶劣气候条件带来的损耗,且无需进行精确的极化对准,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当前雷达探测、卫星通讯等领域。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
近几年,半导体技术取得长足的发展,使得毫米波、太赫兹芯片设计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最近,将小面积、低功耗、低成本的CMOS技术应用于实现毫米波/太赫兹单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基于硅基CMOS技术,针对220 GHz衰减相对较小的“空气窗口”频率,重点研究了太赫兹系统收发前端中的部分关键电路,同时对芯片封装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本文首次将SMIC 55nm工艺应用在太赫兹低频段,设计了多款芯
太赫兹波是频率在100GHz-10THz的电磁波,其电磁频谱处于微波与光波之间,因此兼具微波与光波的优点:频带宽、投射性好、量子能量低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战略需求。太赫兹波在生物医疗、大气环境检测、高速无线通信、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些应用中,成像技术始终是太赫兹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太赫兹成像系统由于其载频高、易实现大带宽、安全性好、对非极性材料具有良好穿透性等优点,可以广
无线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由于信息泄露、数据窃密所造成的损失也更加严重,因此有关无线信息安全传输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从物理层提供更为安全的无线信息传输链路,位于射频前端的方向调制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发射的信号随着传播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是这一类方向调制技术的显著特征。相对于传统的方向调制技术,基于四维天线阵的无线信息安全传输技术具有传输速度更快、保密
由于毫米波的短波长和宽频带特性,其在通信、雷达、射电天文、遥感等领域体现了较大的应用价值,毫米波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领域,毫米波系统中毫米波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借助毫米波倍频器可以更好得获取频率稳定度和相位噪声特性较好的毫米波频率源。其中有源倍频器的损耗小,甚至有实现变频增益的可能性。得益于有源倍频技术在倍频增益上的优越性,其能够有效降低毫米波源的设计指标和难度。因此,本文对毫米波有源倍频器的
近年来,为了满足无线通信发展对于大容量、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通信卫星朝着高通量、低轨道的趋势发展。瓦片式有源相控阵天线体积小、剖面低、波束切换快、集成度高,对于空间利用率极高的卫星通信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非规则瓦片式有源相控阵天线在空间紧张的卫星通信上可以应用于特定的空间尺寸设计,不再局限于常规的2的幂次方阵列规模,可充分布局,同时相控阵系统各模块采用垂直布局也能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具有较强的实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无线通信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必要手段。无线基站作为通信链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通信质量的好坏。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决定了无线通信主要发生在室内,因此室内基站的需求量巨大,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建筑物密集,人口密度大,室外基站远远无法满足当今的通信需求。室内基站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安装在墙壁的定向基站天线和安装在天花板的全向基站天线,后者应用更为广泛。对于室内吸顶基站天线
传统的利用谐振腔作为微波谐振装置的ESR(电子自旋共振)测试系统只能测试粉末和液体样品,无法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测试薄膜样品。为了不破坏样品的条件下对薄膜ESR信号进行测试,本论文设计了以直接装样型谐振腔和微带谐振器作为谐振装置的两种测试系统来对薄膜样品进行在线表征。第一种系统为锁相放大器作为信号终端的测试系统;第二种系统为矢量网络分析仪作为信号终端的测试系统。锁相放大器的测试系统利用微波源和功率
信息技术的前进步伐不断加大,造就了集成电路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电子封装成为当前的热门领域,寻求性能优异的LTCC封装基板材料迫在眉睫。镁铝硅微晶玻璃因具有优良的性能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还存在烧结温度过高,难以和低熔点电极共烧以及抗弯强度与热膨胀系数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以镁铝硅微晶玻璃为对象,通过掺杂改性,研究了不同元素对本体系晶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对烧结和析晶过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