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山学与阳明学在韩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甚微,以致至今也未能获得恰如其分的评价。高丽末朝鲜朝初理学传入之时,朱子的理气论与陆象山的理气论思维体系一同传入。朝鲜朝初,王权基础十分薄弱,急需以忠于君王为核心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做支撑,朱子学恰好迎合了这种需要,顺利获得“一统”的独尊地位而扎下了根。程朱的理气论和陆王的理气论虽然在相互对立中发展,但它们都源于孔孟儒学,所以两者肯定都是儒学。然而,自从宋代朱子学派提出道统论,并以朱子学为正统儒学自居而排斥象山学为异端开始,两者的对立和冲突日益加深。在历史发展中,中国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有其盛衰过程,但自宋、元至明、清,二者始终共存并协调发展。但是,唯独朝鲜朝只尊崇维护封建身份体制的程朱理气论,以“理尊气卑说”为哲学基础,坚持“官尊民卑”、“男尊女卑”等儒学的班常学说。在朝鲜朝阳明学受政治强权的迫害而被视作“异端”和“斯文乱贼”。在这种背景下,有志之士不得不表面上标榜朱子学,暗地里研究阳明学。因此,在朝鲜朝阳明学就以特殊的“阳朱阴王”的形式获得了发展。因此,研究和分析在朝鲜朝接受和研究陆王学的儒学家的思想,就可以发现朱子学与阳明学混合并存,暖昧模糊的现象。这些思想家时而标榜程朱理气论,时而在认识论或伦理实践论等方面使用“违背朱子学而惶恐”或“难为情”等表述来小心翼翼地表露陆象山的理气论思维倾向。而且,大部分学者只字不提“象山学”或“阳明学”,或只支持或部分接受“陆王学”来表示对陆王心学的态度。因此,如果对陆王学没有深层的理解,就很难把他们的思想看作是陆王学。本篇论文从以上的认识为前提,考察陆王心学在韩国的传播与展开以及其特征。本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这一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介绍陆象山心学的传入,阳明学传入时期的诸样说法和传入早期的接受者,介绍在接受阳明学的过程中反映在不同学者身上的陆王心学倾向。第三章介绍陆王心学在韩国的展开,分韩国阳明学的萌芽期和形成期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围绕着霞谷郑齐斗的思想介绍韩国陆王心学的特征。第五章结论部分对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进程及特征做一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