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特征模型与离散变结构重复控制及其实现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结构控制中的滑动模态对参数摄动与外部干扰具有完全适应性。离散变结构控制能够实现“准滑动模态”,系统误差仅能够收敛到零点的邻域内。当系统中存在未知周期特性时,单纯的变结构控制很难消除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重复控制能够实现对周期扰动的有效抑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重复控制和变结构控制,能够有效改善不确定系统的控制性能。本文讨论动态系统的特征模型,与现有方法不同,给出的特征模型与系统输出在采样点上具有相同取值,时变参数通过迭代学习方法进行估计。文中采用理想切换动态方法,讨论不确定离散系统的变结构重复控制器设计,并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电机控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采样特征模型方法,采用时变二阶差分方程描述高阶复杂系统,并给出系统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利用最小二乘学习和投影学习算法来解决时变参数的辨识问题,所设计的一步超前控制器能够实现系统输出对期望轨迹的精确跟踪。2.提出一种新的分段趋近律,利用趋近律构造系统的理想切换动态,基于理想切换动态设计变结构控制器,能够有效改善系统中的颤振现象。3.针对具有周期对称特性的参考轨迹,设计离散变结构重复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系统中的周期干扰,实现系统输出对给定期望轨迹的精确跟踪。为描述系统的收敛性能,给出闭环系统的单调收敛层、绝对收敛层和准滑模带边界。4.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基于获得的模型设计系统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器和变结构重复控制器,将以上两种控制器应用于直线电机系统进行位置跟踪控制,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BSS(Blind Source Separation,盲源信号分离)是指在缺少关于源信号以及混合过程的先验条件,或是在此类先验条件极少的条件下,从一组混合信号中将源信号分离出来的信号处理过程
目前,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散控制系统)在工业制造的众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虚拟DCS是将DCS在非DCS环境中实现。虚拟DCS因其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逼近性能,是
环境恶化,能源危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比高,绿色环保,性能优良等特点被视为21世纪理想的新型能源。随着锂电池的发展,由单体锂电池串联组成的
在激光切割过程中,因板材的不平整、激光对板材的热效应导致板材变形,导致激光切割走位时切割头到板材间距产生变动,激光离焦量变动导致切割效果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在 Z轴引入位移
自平衡两轮机器人系统本身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并且具有多个变量的不稳定系统。因为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不仅有较低的制造成本还有较小的体积。而且已经被
白色污染已成为造成人类生活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塑料袋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回收塑料袋。但目前再回收的生产成本高
随着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控制系统中,比如电力网络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化工生产系统等,对象系统的物理变化演进过程与信息处理传输过程,二者往往相互影响、深度
移动传感器网络可以在监视区域对目标实施不间断的探测。传感器节点配备震动、声响、磁敏、红外、图像等传感器,能对人员、轮式车辆、履带车辆,甚至低空目标进行实时探测,同时,各
在传统能源日益萎缩枯竭的今天,大力开发绿色能源成为人类科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在能源供给中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作为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风机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众多科研院所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分类及工作原理,为选择何种类型的发电机组进行建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变桨距系统的工作原理,明确本文研究时采用电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供电问题也越发关注,从质量到性能都提出更高要求,鉴于人们的要求提高,也使供电部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最为直接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