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量刑的研究——以“吴英案”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主体讨论社会热点事件已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经过讨论所形成的舆论是一股对司法审判工作有着特殊影响的力量,"刘涌案"、"许霆案"、"李昌奎案"、"药家鑫杀人案"、"邓玉娇案"以及本文重点讨论的"吴英案"都是很好的例证。上诉案件的审判结果依舆论方向频繁更改,营造了法律"看"舆论"脸色"的假象,如此下来舆论将愈发猖狂,不利于法律权威的树立和舆论的理性发展。舆论的监督和司法的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必不可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若想保证司法与舆论良性发展,不能一味地扼制舆论的发展以求换得司法的独立,探索司法审判和网络舆论良性并存的方法是唯一之道。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多学科相结合方法对该论题进行论证,在围绕"吴英案"进行讨论的同时佐以一些热点法治事件对本选题进行论述,试图以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寻求网络舆论和司法和谐并存的最佳途径。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阐述部分,重点对网络舆论和司法的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概念的由来进行了梳理,同时就网络舆论新出现的特征和司法审判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细致论述。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解读一些标杆性的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这部分在对吴英案的网络舆论影响司法的过程进行分析之余,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以往案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意在阐释网络舆论对司法如此大影响的原因所在,并分别归纳了网络舆论与司法的冲突与和谐面。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前文研究的成果分析,就网络舆论和司法两方面应如何共同努力使网络舆论和司法的关系良性并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提倡从网络舆论和司法系统两方面共同努力寻求并存途径。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网络舆论是公民对司法审判进行监督的新形式,在督促司法公开透明以及促进司法改革以及立法体系完善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功绩,但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网络主体法律知识匮乏和自律意识不足等原因,网络舆论也极容易过分干预司法,损害司法的独立性。就目前现状来看,不能一刀切通过立法禁止网络舆论,同时也不能放任网络舆论随意传播,寻求两者和谐并存的道路是学界应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其他文献
左翼都市小说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期一批生活在都市里的左翼作家所创作的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其中有以丁玲、胡也频、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加恋爱式小说,有以张天翼为代表的市民型小说和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分析型小说。这批小说虽在当时造成了很大反响,但其强烈的为政治服务色彩,使小说艺术成就不高,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总结这段左翼都市小说的创作,不仅有着文学史上的总结意义,而且有助于
学位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位很“复杂”的作家,这与他极富魅力的孤独感有关,沈从文孤独感的生成源于他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奇特的人生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由孤独外化出的怀疑与否定精神左右了他一生的命运。  沈从文的孤独在政治与文艺上表现为他始终是个自由主义者,不与任何集团派别结盟,坚持自己的独立个性,走着自己孤独的人生之路。对政治与文艺的关系,沈从文的观点极其明确又极其微妙。他首先把文艺的追求与政治的使命
学位
杨倞是我国唐代学者,《荀子注》是他的代表作。  杨倞是始为《荀子》作注者,杨注是我们研究《荀子》的一个重要工具,前人研究《荀子》,多自杨注始。本文试对其训诂方法及训释手段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其失误进行分类辨析,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概述《荀子》其书和杨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部分从字音、字形、字义、语法、修辞、语境及校勘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杨注的训诂方法及训释手段。第三部分则从忽
学位
中国社会的基础性结构是家族(家庭)。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传统家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日益走向没落,现代作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家族批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主题.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来阐述现代文学中传统家族文化的没落与解构。  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简要地描述了儒家文化对传统家族文化合法性所作的论证,并强调随着家族文化伦理色彩的不断加强,“家”对个体的压抑加深,传统家族文化日益丧失其合理性因
学位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矛盾重重。为反抗人文领域内左、右翼的霸权话语,周作人坚持人文科学没有绝对的是非;为了利用科学的权威,他又宣称自己的历史叙述是科学的,没有虚构.为了对抗左、右翼装饰着国家、民族、道德徼号的文学功利论,他主张文学无用;从他自己的个性主义、人道主义统一,怀疑虚假意识形态、尊重科学、以人为本合一的立场出发,他又说文学有用,言志与载道并不对立。  因为“轮回”的情节编织的需要,他把晚明和
学位
东汉刘熙《释名》是推勘汉语语源的创始之作。自问世以来,褒贬不一。本文从训话角度切入,对其作了一番检讨,旨在为客观评价此书提供些许参考。  本文从《释名》实际情况出发,将其训话条例梳理为声训和非声训两大类,并进一步探析了两大条例的具体情形。同时通过考察,认为《释名》在训话时调动了“但俗寻根”、“引经为训”、“参以方言”、“前后钩连”、“互参”等多种手段。本文还从义界的来源和推源的所本两个层面对《释名
学位
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本文认为汉语的性别表达类型属于非语法上的性范畴。  在详细深入地讨论汉语普通话的性别表达方式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来论述:A类,命名式性别表达方式;B类,分类式性别表达方式;C类,中间状态.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语言的性别表达类型,通过比较得知汉语的性别表达类型;第二、三部分分别描写汉语普通话中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的性别表达类型;第四部分从语法、语义、认知、语境四个方面
学位
目的:观察寒暑气候对直结肠内球囊扩张(CRD)造成内脏痛敏及艾灸大肠俞治疗内脏痛敏的影响。方法:①取1周龄秋末出生SD雄性大鼠(A组)、春末出生SD雄性大鼠(B组),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CRD刺激1周造成内脏痛敏模型(实验组),另外一组为非CRD刺激组(对照
电视媒介具有传播声像并茂、视昕兼容、传播范围广、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传播特性,它能通过荧屏生动直观地展示出体育比赛的激烈场面,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因此作为体育赛事的“天作之合”,电视媒介被看作体育赛事的天然媒体。体育赛事需要电视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电视节目中也不能缺少体育,二者之间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本文研究了我国电视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并且以中国武术职业联赛这个我国首个以契约形式运营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不断分化的关键时期,政府与民众的摩擦不断,一定时期内这种摩擦还有增多的趋势。同时,以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发展迅速,为现代公共行政的推行提供条件;另一方面,网络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削弱了政府威信,网络的不易监管、非理性因素也给政府形象传播带来挑战。良好政府形象对开展政府工作、获取民众支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政府需要在全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