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视域下高中语文的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优秀小说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重新认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深化对人生的见解。然而当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对小说文体的概念模糊、意识薄弱。针对文体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研究也很少,提出的教学建议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本文针对高中语文的小说阅读教学,强调关注小说文体的必要性,从文体角度梳理小说文体以便重新确立小说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审视小说的深层意蕴,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结合小说文体特征、体现文体意识、开展小说阅读教学。论文的主体部分共三个章节:第一部分首先陈述现今小说教学因忽略文体而呈现的假语文教学、套路式教学、表层化教学问题。其中“假语文”教学,教师看似解读文本,实际肢解文本内容,让学生无法系统性地获取语文知识,在情境中真正体验文本的情感意蕴。而套路式教学,教师常用“人物”“环境”“情节”鉴赏小说文本,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小说的兴趣,也并未真正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表层化教学,则是由于套路式教学多停留于文本表面,而难以体会小说深层内涵。然后在文体、文体意识和小说文体的概念界定基础上强调文体对小说教学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文体主要取体裁之意,文体意识为对文体的特定把握和独特领悟的自觉意识,小说文体包括“小说三要素”,具有叙事性。进而对小说文体的把握有利于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使知识体系化、丰富小说鉴赏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第二部分先陈述文体意识在小说教学中的体现。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文体意识显现在按文体单元编排的教材、依体而教的教学和唤起学生的文体期待上。结合教材,探究小说文本的解读主要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以及小说的结构、语言出发。小说的叙事性最易被教师忽视,故单独重点探讨作为叙事的小说文体。主要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概念并且参照教材和优质课例探究小说的叙事性,再提出结合叙事还原和知人论世的方法,综合单篇小说的叙事及其创作背景进入小说课堂,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叙事性和叙事中的传统思维。第三部分主要从教材中按照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分别选取中国现代小说《祝福》、中国古代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散文化小说《边城》以及外国小说《老人与海》作为案例结合教学进行体察阐述。课例分析主要包括每篇案例所代表的小说文体特征、结合教材提示指出可供参考的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点,述评课例,并借优质课例提出相关建议。在教学观念上正视小说的虚构意识,认识文体是发展的,适度强调文体。在教学实践中要先抓住每篇小说主要的文体特征,进行文本解读研究,进而确定小说教学内容点,串联小说教学内容,最后详略侧重安排教学内容等具体方法依照文体特征开展实践教学。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所要论述的是高中文言文人文性教学的教学现状和实施策略。文言文课文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性内容,学生能够在其中获得人文性的发展。高中文言文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教学内容显得应试化,教学课堂枯燥。所以本论文想要讨论的是,如何在高中阶段开展文言文人文性教学,希望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习到文言知识,还能够获得人文性的成长,如具备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全文共分为三个章节,呈递进关系,以下是对三个章节的概述
分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小学阶段最重要、最抽象的知识点之一。分数的出现在数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整数到分数,无论是数的意义、表示方法还是计算规则,分数都有较强特殊性;此外,分数是沟通正整数和小数之间的桥梁,同时是初中学习分式,使数系进一步扩充到有理数的基础,分数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认知转变,分数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识分数,五年级和六年级又分阶段对分数进一步学习,可以看
朱德熙作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在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本文理清了朱德熙语文教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朱德熙的语文教学思想分为语文课程观、语法教学观、词汇教学观、标点符号教学观、作文教学观和其他教学观6个方面,逻辑严密,自成体系。第一章的语文课程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朱德熙对语文课程建设的贡献。他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在于基础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
近几十年来,得益于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增强,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智能机器人开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让移动机器人更好的服务于人类,首要任务就是让机器人知道自己在哪里,即机器人定位。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全景图像的移动机器人在特定行走路径中的自主定位方法。具体来说,首先对行走路径进行离散点采样,这些离散点对应于要定位的位置。然后,把球面全景照相机安装在移动轮椅机器人上,并分别在室内和室外两种场景下在所设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人们对于自然山川的喜爱与追求。在人们眼里,自然山川是得道生慧、修生养性、淡泊明志之处,是凝聚着天地精华与精神的地方,其蕴含着宇宙无限的奥妙。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不仅在建筑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文艺术等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托物寄情,通过山水来寄托自身的思想情感,而建筑也反映着人们的精神价值,它所体现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文言文教学仍以传统的串讲为主,欠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钱梦龙一贯主张文言文教学要废止串讲法,他创立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导读”取代“讲读”,旨在“教会学生读书自学”,对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串讲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三主”为理论设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这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代的明确要求。2018年11月29日,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指出全面依法治教要为教育强国梦保驾护航,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法治公民。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的颁布,都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是国家对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的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改革方向。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力和参与能力为目标”。因此,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为思政课的守正创新贡献力量。而将影视作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运用,就是丰富初中思政课教学的有益尝试。本文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采用访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分布式的数据处理方式由于其低能耗、网络结构灵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等优点,是目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受欢迎的信号处理和滤波方式。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分布式的方式进行工作需要网络中传感器节点以一定的协作策略进行通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