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它涉及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医学本科生是我国未来基层卫生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状况、水平高低影响着人民群众卫生健康,也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在就业市场上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比较法、实证研究法和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随机抽取145家用人单位对山东大学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关内容调研,对山东大学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分析,总结归纳出山东大学医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调查单位对山东大学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满意度较高,说明我校医学本科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和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具体如下:
在核心竞争力中,用人单位对山东大学医学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认为“较好”及以上的为91.72%,对思想品德评价认为“较好”及以上的为99.31%,对专业能力认为“较好”及以上的为94.48%,对学习创新认为“较好”及以上的为90.34%。在基础竞争力中,用人单位对语言文字表达评价“较好”及以上的为91.03%;对人际沟通交往评价“较好”及以上的为93.10%,对专业动手能力评价“较好”及以上的为84.13%,对身体素质评价“较好”及以上的为93.10%。在环境竞争力中,用人单位对学校往届毕业生评价“较好”及以上的为91.72%,对学校品牌评价“较好”及以上的为96.55%,对学校教学水平评价“较好”及以上的为91.03%。值得注意的是,有15.86%的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一般,有8.97%认为毕业生的学习创新能力一般。调查显示在医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最需要加强的环节是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和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山东大学2006年至2009年四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实际状况统计分析看出:就业率(2006年68.79%2007年84.31%2008年80%2009年78.16%)不容乐观;就业的单位层次和单位性质也呈现出越来越繁杂的状况。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研究结果,针对山东大学的医学本科学生的就业现状,本论文围绕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做出了相关的策略研究。
首先,对我国医学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背景做了详细的分析:目前医学毕业生进入就业的高峰密集时期;就业市场对医学生的需求条件越来越高;医学本科生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通过对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对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区别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影响就业和发展的各项构成要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医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其次,对山东大学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果作了一个全面的概括,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数据,对山东大学医学本科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去向、毕业生综合素质、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综合评价以及与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真实、客观地展现了山东大学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详细论述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因,指出学校、用人单位、社会、毕业生四位一体的综合作用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导向。
最后,针对前面的各项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建议:一是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医学生培养目标,打造具有就业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培训体系,树立正确的就业竞争意识;三是创新高校办学理念,增强学校办学特色;四是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五是加强形象宣传力度,营造“名牌”毕业生舆论氛围;六是建立和完善就业市场,为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