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系统地回顾并客观描述了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的历程。论文按照时间顺序将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分起步阶段(1978年至1982年)、探索阶段(1982年至1992年)、推进阶段(1992年至2002年)和深化阶段(2002年至2010年)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等。在此基础上,论文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深入地回顾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分别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在回顾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的历程之后,论文提出了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首先是思考了我国文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然后从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搞活微观主体、“两手抓”“两加强”、加强领导、综合配套七个方面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具有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三重性的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实现文化产品三重性的统一,破解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结合、艺术与市场结合两个难题。这是本章的核心,也是整个论文的核心。论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说来,文化产品具有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三重性,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矛盾、艺术自身发展与市场机制矛盾的表现。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产品政治性、文化性与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产品三重性的统一;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艺术自身发展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破解两个难题。论文总结改革开放32年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在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炼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体制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