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小球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und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控制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网络控制系统已成为当前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通信网络的引入,控制系统各部件之间能够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使得这种新型的控制系统结构与传统的点对点控制系统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但通信网络的引入同时也带来了时延、丢包、时序错乱、单包多包传输问题等问题。由于网络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传输,势必会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严重的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磁悬浮小球系统是检验各种控制理论和方法有效性的理想对象。它是一个高阶、复杂非线性、自然不稳定系统,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这些特性使得基于此建立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控制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本文将以网络环境下的磁悬浮小球系统的稳定控制为背景进行研究。   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丢包问题是网络控制系统的两个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的分布及影响时延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同时存在前向通道时延和反馈通道时延的情况,结合数据丢包,设计了一种改进的Smith预估器,以磁悬浮小球系统为被控对象,取其线性化模型,利用Matlab中的Truetime网络仿真工具箱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由于Smith预估器算法中对预估模型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Truetime工具箱对网络的仿真和实际网络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别。本文提出的Smith预估器算法并不能直接用于实际网络控制系统中。另外,网络控制系统中其他一些基于模型的算法,也要求首先得到被控对象的模型,因此,本文对磁悬浮小球系统的模型进行了辨识。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严重非线性,且开环不稳定,利用传统的方法无法得到它精确的模型,本文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磁悬浮小球系统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磁悬浮小球系统的多步预测模型,为以后在实际网络控制系统平台下检验基于模型的算法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视觉是人类感知环境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数字化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计算机视觉和立体视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摄像机标定是计
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绿色建筑可以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提高建筑和建筑工地使用能源、水和材料的效率,减少建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
自然计算(Nature inspired Computation)作为一类新兴的计算方法,是以自然界,特别是生物体的功能、特点和作用机理为基础设计出的计算模型。它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等能力,
自从100多年前伦琴发现X射线至今,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先后问世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医疗水平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磁共振成像就是一种新兴的医学影像方法,它根据核磁共振原理对处于静磁场中的人体器官施加射频激励信号,利用组织器官内氢原子核所表现出的共振特性进行信号采集并对信号进行重建成像。磁共振成像具有成像参数多、对人体无伤害、软组织分辨率高等诸多优点,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MRI系统中,梯度
大型旋转机械是化工、冶金、矿山等企业生产过程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对其运行状态在线或定时故障监测愈来愈受到重视。而许多机械故障都可通过异常的机械振动反映出来,通常采用机械振动信号作为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诊断的重要信息。由此,开发可靠性高、功能强大的便携式振动信号监测仪意义重大。本论文研究的系统采用基于DSP和CPLD结合的方案研制便携式振动信号监测仪,以实现对多种不同特性的旋
纺织布疵点是影响纺织布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纺织布疵点检测依靠人工完成,难以满足当前工业生产的自动化要求。目前,疵点检测领域的算法和系统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的机器视觉方
自动导引技术在民用、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而自动导引车作为其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在自动物流、生活服务、国防军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因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