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结构Ti-Nb低碳微合金钢板制备及其强韧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梯度结构金属材料可以打破原本耦合在一起的材料性能,允许其中一个或多个性能的改善,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提升提供了结构设计新方向。本文以低碳Ti-Nb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轧制过程中同步引入水冷,充分利用变形、析出和相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出具有梯度结构的高强度高韧性低碳微合金钢板。研究了实验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在轧制过程中同步插入水冷时的终冷温度、耦合变形及往复插入冷却和变形对实验钢组织细化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形、相变和析出之间的控制,制备具有梯度结构的钢板,并分析了获得钢板的强韧性能。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实验钢中的奥氏体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实验钢中的奥氏体开始向铁素体转变的温度降低;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变形之后,奥氏体开始向铁素体转变的温度高于未发生变形的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温度;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实验钢的动态和静态CCT曲线,为实验钢的相变控制提供基础。(2)模拟分析了实验钢在再结晶区间插入冷却、变形及返温行为对组织细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钢再结晶区间插入冷却时的铁素体晶粒尺寸要小于无冷却时的铁素体晶粒,且插入水冷的冷却温度越低,得到的铁素体晶粒尺寸越细小。在650℃进行压缩时,由于压缩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导致组织中出现了明显的尺寸为1~3μm的超细小铁素体晶粒。在压缩后的返温过程中,返温至900℃时得到的组织最为细小。(3)研究了铁素体区间变形、变形后返温以及多次往复变形和返温对实验钢相变、析出和组织细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素体区间的动态变形和返温发生的往复相变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进一步细化后续冷却后的铁素体晶粒。随着动态往复相变次数的增加,铁素体晶粒可以由7.1μm细化至3.3 μm,贝氏体体积分数由最初的71%降低至基本消失。大角度晶界比例随之增加,由32.9%增加至64.2%。析出粒子体积分数逐渐增大,由0.7%增加至2.1%;同时,析出粒子的直径由3.6 nm增加至7.1 nm。各种强化方式对屈服强度的贡献量也有所变化。当循环次数由一次增加至四次时,细晶强化增量由225 MPa增加至330 MPa;析出强化增量由184 MPa增加至361 MPa;位错强化增量也随之增加。(4)在实验室进行了梯度结构钢板的制备,在粗轧阶段后插入水冷使其表面区域冷却至铁素体相区,随后返温和变形,制备出梯度结构钢板。钢板表面超细晶层厚度约为1.5 mm,晶粒尺寸约为3.1μm,组织为拉长状铁素体和等轴铁素体,在铁素体晶界周围分布尺寸约为100~200nm的细小渗碳体,对铁素体晶界起到了钉扎作用,阻碍了铁素体晶粒的长大。梯度层厚度约为2.5 mm,梯度层组织为尺寸不均匀的等轴铁素体和珠光体。中心粗晶区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平均晶粒尺寸为7.2 μm。梯度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粗轧阶段后水冷过程中钢板厚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使表层发生温变形的同时心部仍处于热变形状态,表层组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5)对所制备的梯度结构钢板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梯度结构钢板表层位置的屈服强度比梯度层位置和心部位置分别高了 31 MPa和29 MPa。表层位置、梯度层位置和心部位置的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7.1%、22.2%、20.5%,梯度层具有良好的塑性,相对于表层和心部,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了 29.8%和8.3%。由于梯度这一特殊结构,使粗晶和细晶交界处产生了几何必须位错,使变形更协调,提高了塑性。表层位置在-60~20℃温度之间的冲击吸收功均高于其他位置的冲击吸收功。梯度层位置的冲击吸收功低于实验钢板的表层位置,但是略高于实验钢板的心部位置和对比钢板的冲击吸收功。实验钢板和对比钢板的冲击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存在明显的韧窝。韧性的提升主要是由晶粒的细化导致的。
其他文献
服务型制造是在制造与服务不断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在全球制造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的价值核心也正逐渐地从产品的制造环节转向服务环节,在此发展态势下,传统的制造企业开始由单一的产品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进行转变。传统的制造企业由原来的以“生产加工”为主的商业模式演变成以“制造+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产品的研发、改进、维护、回收、再制造等具有服务特征的业务在整个制造产业供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更关乎着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而思想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如何多措并举推动思想教育,促进学生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当今社会最关注,也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统编本教材于2016年后在全国统一使用,这版教材无论在编写理念还是选材内容上都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现如今,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综合性发展,尤其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
无论是商业角度还是社会角度上,人体行为识别技术在智能监控、人机交互、视频检索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人体动作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外界背景干扰、相机存在扰动等条件下,提高人体行为识别任务的准确率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因此人体行为识别算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研究了人体行为识别的相关技术后,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构建了一种将视频分成若干段,每一段使用3D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方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应用数学、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交叉课题,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检索精度和检索效率仍有提升空间。本文在研究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所做的工作如下:首先,考虑图像检索中合适的图像描述符可以有效改善图像检索系统的检索性能,本文采用加权串联原图特征和灰度图特征进行图像描述。同时,考虑基于单一特征的图像检索系统泛化性能较弱,本文串联多个CNN网络特征进行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加权串联原
6xxx系铝合金是一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具有适当的强度、优异的成形性和加工性以及良好的耐蚀性能,在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趋势中,被认为是较好的汽车外板用铝合金材料。双辊铸轧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短流程、成材率高、低碳环保和节能高效的工艺技术,是生产6xxx系铝合金汽车板的最具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的选择。然而,该技术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在生产高合金牌号,凝固区间较宽的合金时,容易在板材中心线附近形成宏观偏析带,显
TC4钛合金具有较低的相对密度、高比强度、良好的耐蚀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杰出的高温热强性以及高温蠕变性等性能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TC4钛合金为双相合金,具有复杂的相变过程,对温度参数敏感,组织难以控制;在室温下变形抗力大,塑性加工困难。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内容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1)利用高温共聚焦实验,研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升降温速率等工艺参数对TC4组织演变与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自动驾驶、智能快递等新兴领域的崛起,移动机器人面对的工作任务越发复杂,在有限的车载电池下机器人所能实现的工作时间和运行范围不足以完成这些任务。如何减少系统能耗,尽可能高效地完成指定任务,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运行成本的一种重要方法,也顺应了全球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其中通过路径规划的方法使机器人以最小的能耗完成移动任务到达指定目的地,是实现移动范围扩大和延长工作周期的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语文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文数量不在少数,说明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结构、教学实施和评价方法作出全新规定,并且围绕教材提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阐明了每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新课标在课程结构部分,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标改革的契机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机器人应用环境和性能要求的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与机器人的接触越来越密切。提高人机交互安全性成为未来机器人设计的首要因素。可调节刚度执行器能够提高人机交互的动态性能,为机器人与人共融提供安全保障。目前的可调节刚度执行器大都以单自由度为主。然而,在仿生机器人应用中,通常需要多自由度可调节刚度执行器来实现机器人的柔顺性、多功能性和灵巧性。本文设计一种基于球腕并联
近些年来,医用金属材料由于其综合力学性能优良且容易加工成形而得到广泛关注以及大量应用。然而传统医用金属材料具有共性问题,即无法降解,需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之后发展出的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中,铁基医用材料降解速率太慢,镁基医用金属材料降解速率又过快,均无法很好地满足相关医用材料的要求。而锌基医用金属材料独特的电极电位优势,使得其降解速率非常适宜。但是要将锌基医用金属材料实际应用面临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