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截至2018年末,境内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占中国资本市场流通A股的比例已达到80.38%,机构持股改变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被投资企业价值的影响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一部分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利用短期的交易性投资进行套利,其没有动机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其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态度逐渐由消极转向积极。
  国内外现有文献关于机构投资者对于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至今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后介入公司治理可以对公司价值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另一部份学者则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并不会显著影响被投资公司的价值。其次,大部分学者都是将整体机构投资者作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不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异质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公司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研究是对现有文献的补充。
  本文首先借鉴已有文献关于机构投资者的分类方法,依据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公司之间是否具有潜在的业务联系将其分为独立性和非独立性机构投资者。然后选取A股市场2010-2018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将企业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托宾Q来衡量,将总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非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将影响企业价值的其他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尝试引入新的控制变量如高管薪酬、公司成立时间等,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来验证机构投资者及其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此外,考虑到机构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公司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因而,本文将样本数据分别按照国企和非国企、低股权集中度和高股权集中度进行分组,再分别检验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对机构持股和企业价值之间的调节作用。同时在数据处理时考虑到内生性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所以将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滞后一期。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向影响被投资公司企业价值;(2)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不一样,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不显著;(3)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国有企业价值正相关,但国有控股对其正相关影响有抑制作用;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非国有企业价值正相关,而非国有控股对其正相关影响有促进作用。企业产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对于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4)股权集中度对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的作用。相较于股权高度集中的企业,独立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对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价值提升的促进效用更加明显。
  因此,本人认为政府应该适当放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市场准入限制,积极发展独立性机构投资者,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规范资本市场信息的公开性和有效性。公司应当主动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建立高效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为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发挥积极作用打下基础。机构投资者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高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其改善公司业绩的效率。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1)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性。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出发,分开探讨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然后根据公司的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将样本分组讨论,研究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企业价值间的调节作用。(2)控制变量选取上的创新性。借鉴现有文献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相关模型和变量选取,并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高管薪酬、公司成立时间等作为新的控制变量。(3)模型设计上的创新性。在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时,将被解释变量托宾Q和其他控制变量都相较于解释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滞后一期,以避免内生性问题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创新是企业增加其核心竞争力、保持市场地位和增厚利润的源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控股股东的行为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方向和投入,那么研究控股股东相关行为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成为学者近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股权质押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重要融资工具。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总市值为45816.8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7.06%。股权质押在以其盘活资产、
学位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国家之根,国家的兴衰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密切相关,贫困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一国的发展。消除贫困,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在现阶段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经在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现阶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社会事业都在不断地进步。
近年来,股价崩盘逐渐成为热门话题,2007和2015年两次股市暴跌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各项机制不够成熟,所以股价崩盘风险更高。面对这样的环境,研究外部监督机制是否能有效地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从理论出发分析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特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各监督机制对股价崩盘的作用。由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企业在
学位
自Ritter(1991)首次系统提出新股长期弱势这一问题以来,IPO后公司股价的长期表现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国外学者认为新股长期弱势的表现普遍存在于新兴、成熟的资本市场,而中国学者在不同时期对中国A股市场是否存在新股长期弱势这一现象的研究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此外,在中国A股市场中,投资者对新股狂热的追捧,引起了“IPO抑价”现象,但超低的中签率又使绝大多数投资者难以获取可观的“IPO抑价
学位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来说还不够完善,市场投资者经常是非理性的,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会过分寻求能够影响市场的消息以扩大自身收益,并且自身知识能力的局限性也会对获得的信息产生有偏的理解。除此之外,法律规章的不完善也使得投资者的情绪容易在市场中扩散蔓延,从而引发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