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资本在全球流动的越来越活跃,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大力得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外资起到了意义非凡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两面性日趋明显。当前,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正在逐渐地走向成熟,但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世界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这对于中国如何制定科学规划来提高引资质量来说,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内上来看,生态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资本在全球流动的越来越活跃,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大力得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外资起到了意义非凡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两面性日趋明显。当前,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正在逐渐地走向成熟,但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世界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这对于中国如何制定科学规划来提高引资质量来说,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内上来看,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空气污染普遍,如华北地区的雾霾,严重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此外,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打破了地域,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深化了市场秩序。中国FDI地区分布极度不均,FDI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部的中心大城市,污染情况错综复杂。种种迹象表明,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Grossman与Krueger(1991)提出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环境污染会随着经济发展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中国开始重视环境问题,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政策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研究FDI对我国环境是否具有积极效应具有现实意义。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分布差异造成了哪些环境效应?FDI带来技术效应的同时是否改善了环境?我国是否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本文围绕以上问题,以“工业三废”即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弃固体产生量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面板数据,基于He Jie(2006)环境效应的思想,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建立关于环境效应的四等式联立方程,研究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本文重点在于对区域的环境状况,FDI的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定量求出FDI对各个区域的环境污染程度。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了区域的影响,并引入单位GDP能耗作为变量,此外,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出技术水平。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文献综述,讲述前人研究环境污染的一些影响因素,以及后来学者研究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前半部分对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陈述与分析,包括了主流的“污染天堂假说”和“污染避难所假说”。后半部分是FDI对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图表先描述了近些年我国FDI的整体状况,然后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介绍FDI区域状况,第二部分则是分四个区域描述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过去和将来的趋势,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首先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入环境规制这个重要影响因素,联立了方程组,添加了单位GDP能耗作为变量,以完善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的因素,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997-2017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LS)分别从中国整体和四个区域(东,中,西,东北)进行实证分析,对污染程度进行了数字量化,最后得出FDI的流入整体恶化了我国的环境状况,“污染天堂”假设在我国成立。但分区域来看,各个地区有的处于拐点的临界点,FDI对环境即将产生积极效应;有的处于拐点的左侧,FDI会继续加重环境污染。第五章是总结和对策,首先介绍了 FDI对中国整体及各区域环境影响程度,最后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对象、数据选取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第一,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固产生量作为研究对象,对地区污染程度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展示。第二,数据上选取了中国1997-2017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面板数据,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弥补了微观层面的不足之处。第三,研究方法上采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将FDI对环境的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研究。此外,还进行了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各个地区FDI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差异,丰富FDI与环境相关的认识。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同样,对于自己需求的生鲜食材新鲜程度也是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围绕农业第一产业链为基础,以缩短供应链各个节点为目地,开展以“O2O”为基础的快速生鲜供应方式。其目的是缩短供应时间和供应周期,为人们提供更加新鲜的生鲜为目的,利用通讯网络和供应商管理手段,以达到提供更加新鲜食材的最终目标。
目前,受全球性新冠疫情和区域性“蝗灾”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形势日益严峻,提高粮食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县域尺度粮食产量的时空格局,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来测度中国粮食生产的集聚水平,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空间回归方法,深入探讨2000-2014年中国粮食产量的时空演变及潜在驱动要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剖析我国三大典型农业区内粮食产量对潜在驱动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提出,各行各业均走上创新的行列,以推动国家和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对于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部分的商业银行来说,在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中,也起到了纽带和资金融通的作用,所以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关系到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其他行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已在商业银行中有序的开展,各家商业银行都在不断的提高其金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推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即,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家间的竞争,将更多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较量,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相关人才、掌握核心技术、促进产品出口,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战略方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出口种类、规模、质量、增速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出口额占据稳定比重,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之一;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67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1.2%,其中85%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简称FDI)和对外贸易是参与世界经济的两种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两种重要动力。随着中国和蒙古国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入,两国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区域经济。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寻找投资机会。由于中国国内自然资源短缺,而蒙古国有异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蒙古国进行投资。而蒙古国近年来出口
在我国大城市“城市更新”的理念下,随着近年来“社区更新”实践由“物”向“人”的转变,设计师把目光转向人与场所、公共生活,不断探索着如何改善城市社区环境的研究途径。本文从今和次郎的考现学中得到启发,以日常生活作为“社区更新”的研究视角,试图抓住社区居民的生活线索,通过“采集记录-分类分析-总结”的“考现”过程,以“见微知著”的分析方式,发现居民在社区公共生活背后的空间实践与场所认同,从而论证基于“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人才已经成为了促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校大学生是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能吸引高校毕业生落户就业是各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强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引才、理才、留才”的人才管理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信息化管理的进程、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是各地政府提升地方人才吸引力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来,各省市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的命脉,在应对“新冠肺炎”的抗击中,更为显著的表现出公立医院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专注公立医院中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及其体系建设,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建议。在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体系研究不过有十几年历史,其中对于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也不过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九十年代末期国家卫生部会同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强劲。通过进口生产性服务,一方面能够弥补国内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大量空缺,满足制造业企业对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需求,提高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国内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提供方向支撑,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利用2003-2017年我国制造业27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国家试验田”,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关于经济改革、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决策,其目标在于通过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等手段营造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开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点,将以先行先试的模式积累可推广复制的改革经验,为全国范围内的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在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被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