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大环内酯类药物解脲脲原体23SrRNA位点突变的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t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支原体作为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解脲脲原体引起的感染占到90%以上。由于临床抗生素治疗的不规范性,使得解脲脲原体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尤其是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课题就是进行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解脲脲原体同其23SrRNA上位点突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108例来自我院妇科和皮肤科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拭子平行接种支原体的培养加药敏液体培养基和选择性固体培养基,记录2种培养方法的结果及药敏结果;从中选择耐大环内酯类药物常见表型的14例菌株作为实验标本;用MB Advanced DNA Analysis 6.83软件比对解脲脲原体已知的14个血清型的23SrRNA上2050-2620位的序列差异;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针对Uu 14个血清型该段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对该段进行扩增,产物提纯后进行DNA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比较位点的变化。结果以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典型支原体菌落结合生化反应为标准,108份标本中固体培养基检出支原体37例,液体培养基报告阳性结果41例,2种培养基结果完全相同的89例。9株对罗红霉素高度耐药、阿齐霉素中等耐药的菌株目的序列与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种的4个血清型序列一致;5株对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均高度耐药的菌株所测序列与解脲脲原体中解脲脲原体种的10个血清型该段序列比较有C2243N(C or T)位点的突变。结论解脲脲原体的23SrRNA上C2243N(C or T)的突变可能和阿齐霉素的高度耐药相关,具体的相关性尚需要大样本更加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传统教学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做精彩的表演,学生在下面做忠诚的听众,认真地做笔记,专心地听讲,反复地读着老师勾出的重点段落或练习题;或者是一问一答,做所谓的“启发式教学”。这样塑造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虽然头脑灵活,但没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差等。新的课改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说明老师是引路人,不能全权负责满堂灌。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理科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和文科学习有根本的区别。作业在数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通过作业,可以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学习的完成,可以对自己课堂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检验自己实际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探讨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弊端,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更好地为初中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需要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上创设一种美的科学研究的情境。情境教学就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是与现实相似的问题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自己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的实现以现行教材为例,谈谈
课堂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和谐的、充实的。目前,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让40分钟变得更加充实、和谐、精彩,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下,教师如何充实地走进课堂,把每一堂课上好,上得精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作出一些探讨:  一、求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追求语文教学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灌输
【摘要】一节英语课能否在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研究好学情、教学内容与设计是否精当、教学方式是否切合学情、能否处理好整体推进与个体发展相和谐。  【关键词】教法 学法 教学节奏 个体差异 先进教法 传统有效教法    当前,江苏省颁布教育的五严规定,从法规的层面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坦率地讲,以前靠消耗大量课外时间来教学的高耗低效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了。作为初中英语,它是一门语言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尤显重要。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创新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 学生 物理课堂 提问能力    科学之父爱因斯
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因为它是“母语”,这就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听说读写本身就属于生活形式,是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主要渠道,因而可以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自然而然变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用生活的视野看待语文。  一、让课堂氛围充满生活的气息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
【摘要】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我园在加强重视节奏乐的教学,开设公开课,指导年轻教师上好练兵课的基础上,通过借助语言节奏,合理设计图谱,巧用舞蹈动作、探索“人体乐器”等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先进教学方法,让打击乐教学转代成为我园幼儿的一种享受。  【关键词】打击乐 幼儿 享受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节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根据其探索答案不同,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其中,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以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人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求异思维正成为教育家和众多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正成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和拓展学生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但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可从以下两方面予以概括:  其一,从学生习作来看,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不是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为了迎合教师或社会的评价标准被迫奉命写作。作文缺少个性,没有独特的体验,学生在习作中弄虚作假、空话大话连篇,作文结构程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