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传统建设的思维国内在实施建设项目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主要由建设单位组成的团队对新建项目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造成建设单位在管理上缺乏专业管理的素养,导致投资者和建设单位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这类问题直接会引起对新建项目的管理无法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进一步也会引起三超问题,从而导致新建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不足,还会引起建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出现。因此,本文考虑到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将代建制模式引入到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过程中通过代建制模式的管控可以转变传统政府职能;有利于政府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提升自身的决策管控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政府部门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中可以有效的对项目的总成本进行管控。对于代建制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的绩效,不仅要考虑代建制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的最终绩效结果,更应该考虑建设过程中的绩效。本文研究将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过程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研究来反映该项目的总体绩效。将代建制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的绩效划分三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评价,通过不同阶段的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实施活动中的矛盾,利用量化分析的反馈不断完善优化,提高代建制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整体效果。通过构建代建制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依托专家咨询方法对各指标筛选,并给出三个阶段评价指标说明及评分标准。根据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特点,选用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对代建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判,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根据量化分析得到代建制下毕节市七星关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过程的结果分别为:前期阶段绩效结果为“良”;建设实施阶段绩效结果为“优”;竣工移交阶段绩效结果为“优”。综合三个阶段的计算结果,最终得到毕节市七星关区在代建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过程绩效结果为“优”。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建设实施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