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培养能够全面发展并拥有健康体魄的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而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就是体育教师。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现在这个时代发展的优秀体育教师,将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全面成长。教师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教师的责任,体育教师在接受教师教育时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将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的体育教师知识(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知识、体育学科知识、体育教学知识和情境知识)的概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发现他们在体育教师知识某些方面的欠缺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能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体育教师的知识包括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知识、体育学科知识、体育教学知识和情境知识五大类。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教师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普遍不太理想。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水平与认同程度普遍不高;在体育史学、体育社会学等体育人文知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体育人文素养相对欠缺。4、若按照相对较低标准评判,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较好,能够达到一专多能要求;若按照相对较高标准评判,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不是十分理想,无法达到“一专多能”要求。5、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拥有较充实的教学信念,但在在体育教学知识的策略知识方面比较欠缺;对情境知识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针对以上研究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之间的衔接,提高学生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2、增加课程知识类课程,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意识。3、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拓宽广度的同时注重深度。4、调整实践类课程结构,全方位立体化促进学生进行实践体验。(1)定期组织学生到一线教学现场进行看课,早期形成课堂概念。(2)聘请一线教师授课,将案例引入到体育教育专业的课堂中来,在大学课堂中学习教学策略。(3)改变实习模式,延长实习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反思、成长。5、要指导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会捕捉有用的情境知识,帮助促进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