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地方鸡种资源,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地方品种培育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肉鸡是优质鸡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对浙江省主要鸡种的体尺、屠宰性能、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了leptin receptor(LEPR)在鸡胸肌中表达量及其与肌内脂肪的相关性,通过建立鸡前脂肪细胞培养模型,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了LEPR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和增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同时研究了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其他基因,如PPARγ等7个基因的表达规律,探讨了LEPR基因对脂肪代谢关键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脂肪代谢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结果表明,萧山鸡×广西黄鸡×仙居鸡(浙南黄鸡2号,ZNY2)配套系综合屠宰性能均优于其亲本,说明杂交优势明显。体尺和屠宰性能表型间呈中等或强的相关。2.肉质测定结果肌内脂肪:文昌鸡×哈伯特鸡(WHC)的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仙居鸡(XJC)的最低,日龄对萧山鸡×仙居鸡(浙南黄鸡1号,ZNY1)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肌苷酸:萧山鸡×仙居鸡(浙南黄鸡1号,ZNY1)胸肌肌苷酸含量最高、萧山鸡(XSC)含量最低,80日龄和120日龄ZNY1肌苷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组成:各测定品种的肌肉脂肪酸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文昌鸡(WCC)、萧山鸡×广西黄鸡×仙居鸡(浙南黄鸡2号,ZNY2)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仙居鸡(XJC)的最高。日龄对ZNY1的脂肪酸组成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总量ZNY2的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加ZNY1氨基酸的总量有下降的趋势。3.胸肌中LEPR和UC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胸肌中LEPR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的含量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UCP基因含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弱的负相关。4.脂肪细胞中LEPR等基因的表达规律LEPR、UCP、PPARy、FAS、ATGL和Adiponectin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脂肪细胞的分化逐渐升高,分别在第6、4、10、6、6、10天达到高峰;IGF-Ⅰ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脂肪细胞的分化逐渐升高。5.LEPR基因干扰后PPARγ等基因的表达量LEPR基因干扰后UCP、PPARy、FAS、LPL和ATGL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IGF-Ⅰ和Adiponecti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6.油酸对脂肪细胞中LEPR等基因的影响油酸诱导后LEPR、UCP、PPARy、LPL和Adiponectin的表达量上升,而ATGL和IGF-Ⅰ的表达量则降低。LEPR基因干扰后,油酸对脂肪细胞分化调控因子的诱导作用减弱,表明LEPR基因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