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解决建筑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是解决建筑供热空调能耗问题的重要途径。建立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完善系统的预测模型,可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对于我国建筑能源转型、保护地质条件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示范项目为基础,建立了中深层U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解决建筑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是解决建筑供热空调能耗问题的重要途径。建立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完善系统的预测模型,可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对于我国建筑能源转型、保护地质条件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示范项目为基础,建立了中深层U型地埋管热泵系统的仿真模型,优化了设计运行参数,拓展了中深层地热应用技术。本文的研究意义旨在解决累计热负荷占优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冷堆积问题和埋管面积有限的问题,提出中深层U型地埋管热泵系统,该系统与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相比,其土壤补热能力强,系统维护运行简单。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涉及了热泵系统优化设计、仿真模拟、能耗预测和实验测试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某示范项目为对象,采用TRNSY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模拟得到累计热冷负荷比2.40。在此案例基础上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此案例最优钻孔深度为600m。在此埋深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影响技术经济性指标的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最优钻孔间距为8m,地埋管公称直径为DN50,折合热阻0.1m.K/W,地源侧流量188.34m~3/h,钻孔间距和地埋管公称直径的影响程度尤为明显,折合热阻和地源侧流量对费用年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最优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系统的冬季平均系统能效为3.63,夏季平均系统能效为4.52,该系统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2)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某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并针对累计热负荷占优地区的特点,将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优方案与常见的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通过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中深层U型地埋管热泵系统在寿命周期内体现出更佳的适用性。(3)本文对中深层双温型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长期模拟运行,在不同的累计热冷负荷比的条件下,供冷季地埋管换热器的设置位置有所区别,累计热冷负荷比越小,供冷季地埋管换热器设置越深。结果表明与单温系统相比,双温系统全年可以节约4.91%左右的运行费用。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系统具有良好的供暖供冷能效,具有较低的系统费用年值,适用于累计热负荷占优地区。本文对研究系统的设计参数优化分析可为后续中深层U型地埋管热泵系统的应用提供依据,具备一定的设计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自主水下航行器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化海洋作业装备,已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监测和海域侦查等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水下航行器精确的轨迹跟踪能力是其完成既定任务的关键保障。另一方面,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水下航行器协同控制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单个水下航行器相比,多水下航行器协同作业能够实现诸如排雷、搜救等大规模复杂水下任务。然而水下航行器通常具有欠
债务融资作为企业从外部筹集资金进行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降低其成本成为了上市企业有效提高融资效率的关键。企业向外部债权人披露更高质量的企业信息可以有效减少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可以对企业利用外部资金进行融资的效率产生影响。而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机制,它会从多个方面对公司的信息披露发生作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2008年至2019年间
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一般认为以建安为开端的魏晋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任何新事物的形成都有其逐步积累酝酿的过程,“文学自觉”亦非突如其来。读了两汉之际到东汉末年的抒情言志赋我发现,士人的自觉意识早在西汉后期就初露端倪,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士人的这种意识一直在不断发展着。本文就是要以现代人的眼光客观地对这一时期的抒情言志赋进行评价,从而真正的认识它在中国古代赋史上的地位、意义。 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
《时与潮文艺》创刊于1943年3月15日,停刊于1946年5月15日,历时3年,共出25期,是抗战后期重庆文坛的重要文学期刊。《时与潮文艺》刊登了大量翻译、创作和理论批评作品,不仅成为中外沟通与交流的窗口,也是不同风格的创作对话的空间。在各种研究中,常能看到《时与潮文艺》作为“参考文献”而被提及,却鲜有人以期刊作为文本进行现代文学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时与潮文艺》期刊的研究来获得了解或重新认识抗
重庆文学的发展壮大过程与抗战文学密不可分,重庆抗战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量优秀的文艺报刊为依托而产生广泛影响的。抗战期间重庆有报纸70家左右,其中抗战前就在本地坚持出报的报社只有3家。《新蜀报》于1921年2月1日在重庆创刊,创刊以来就以内容丰富、言论进步、编排新颖、印刷精美而蜚声文坛;抗战时期,《新蜀报》先后开辟了多个文艺副刊来宣传抗战文艺,不仅在本地报刊中取得了独树一帜的地
中西文化中都存在大量的人化动物神话文本。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即是中西神话中的人化动物情节,关注的落脚点是现代人化动物小说——虽然后者是对同一神话原型的运用,但由于叙事的不同,导致各文本意蕴也有所不同。依照神话—原型理论,人化动物可视为一种神话原型,本身具备一种可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功能。就意义层面而言,人化动物原型的反复出现,使文本具有大致相同的意义指向;就叙事结构层面而言,人化
1937年7月—1946年5月,作为大后方中心的重庆,其政治环境十分独特,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部,同时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中央所在地,也是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作为中共驻国统区的首席代表,周恩来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大后方中心——重庆,他组建并带领中共南方局在大后方多元芜杂的环境中,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民族”
在已有的众多的对米兰·昆德拉的研究中,均立足于其小说的政治和性爱内容,揭示了作为“存在的勘探者”,昆德拉以经验、想象、思辨、悲悯和超越营造了他独特的小说世界。此外,昆德拉还具有充分的理性自觉,其独特的小说世界所显示的艺术个性有:“基本词”的使用,音乐般的叙事节奏,文类的复调性及普遍的幽默及喜剧特质。本文认为,其所谓的“复调性”,不仅有形式上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其文本深层所蕴含的多种意识、不同情感空间
时空体理论研究,对于深化巴赫金思想整体的认识,对于深化时空问题与文学类型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对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对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渊源缺乏详细深入的探讨,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对时空体理论的解读,存在着方法单一,解读片面的缺点。 本论文以巴赫金思想发展为背景,广泛吸收解释学、症候阅读法以及深层历史阅读法等研究方法的优点,对巴赫金的时
田间道路运输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田间道路运输作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针对丘陵山区田间道路狭窄、曲折、起伏频繁的特点,基于履带式运载小车平台,以实现履带式运载小车在田间道路上的自动行驶为目标,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惯性导航系统(INS,InertialNavig